一直以来,痒是大家最难以忍受的感觉,脚底或者腋窝等部位被刺激,会因为痒而耐不住的笑; 被不知名的动物从身上爬过、蚊虫叮咬、皮肤干燥、真菌感染等,会让人产生恼火的痒,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痒是比痛更让人忍受不了的感觉。可正因为在生活中,导致痒的感觉原因太多,大家总会疏忽大意,不知道疾病已经趁虚而入。
胃癌是全世界第五大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全球每年约有95.2万例新增病例,导致约72.3万人死亡。胃癌在亚洲国家患病率,中国的胃癌发病和死亡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的42.6%和45%。这一癌症类型的预后较差,即便在治疗胃癌经验丰富的日本,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仅为5%。这一领域对新疗法的需求愈加迫切。
因为男性跟女性一样,也有乳腺组织,只是男性的乳腺组织由于没有特定激素刺激生长,所以男性乳房不如成年女性的发达。但是只要存在乳腺组织,都可能发生癌变。
美国侨报网近日刊文称,专家指出,癌症每年会影响到数百万美国人,包括接受治疗的患者和护理照顾他们的亲人。而大约95%的美国人都采取了一些预防癌症的措施。尽管不少人担心癌症,但许多受访者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由武汉市第五医院承办的“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全国精准放疗高峰论坛暨2017湖北省精准放疗大会”召开,近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专家齐聚武汉。会上,吴阶平基金会放疗专委会候任主委、武汉市第五医院肿瘤科学科带头人龙志雄教授指出:70%的病人都需要放疗来控制和治疗肿瘤,但超过一半的患者却仍然首选手术。
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的2017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说,中国癌症发病率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肿瘤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当前应加快完善癌症大数据平台。
近年来,基于肿瘤标志物的个体化诊疗发展迅速,CTC作为“液体活检”弥补了临床上获取患者肿瘤组织的不足, 2007年ASCO将CTC纳入了肿瘤标志物行业。CTC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肿瘤发展、复发、转移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干细胞在EMT、肿瘤转移、耐药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应用都有很大的意义。
25日从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悉,由该院朱沛志教授研发的肝素双磷酸盐抗骨质疏松药物,可用于对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愈合的治疗,对肿瘤组织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不久,该药物将面向市场。
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检测方法能够帮助预测癌症复发。线粒体基因可以在癌症病人的活检组织中得到检查,包括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和胃癌。线粒体基因检测在预测病人对治疗方法的应答情况方面比目前使用的方法更加准确。
精准医疗时代,靶向药物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不少肿瘤患者都将靶向药作为“救命稻草”,却不知靶向药虽然“神奇”,可以让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但并非每个肿瘤患者都能使用。而且,无论是哪种靶向药,都达不到治愈的效果。
日前在山东青岛召开的2017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说,中国癌症发病率近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肿瘤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当前应加快完善癌症大数据平台。
近日,国际材料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 纳米》(ACS Nano)刊发了我校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生李仕颖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一种用于肿瘤靶向饥饿治疗和光动力学治疗的仿生级联反应器的研究》,影响因子达到13.942,指导教师为化学学院张先正教授。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8日报道称,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去年中国镇痛药市场增长了20%至36亿元人民币(合5.3亿美元),是整个药物市场增长率的两倍多,而中国药物市场是全球第二大的。
77岁的曾长和(音)今年被诊断患有前列腺癌,需服多种药物应对疼痛,如果药不能止痛还要注射吗啡。他的妻子任仲琼(音)说:“我们知道服用类鸦片药物会上瘾,可没办法,他太疼了。”
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肿瘤专科医联体”在穗成立。9月19日上午,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暨恶性肿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网络签约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联盟成员来自国内12个省区的51家医院。今后,联盟覆盖区域内的基层群众,在当地也可以享受华南地区名专家会诊、创新研究成果与设备等便利。
肿瘤转移在晚期患者中是很难避免的一种现象,肿瘤转移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如何防止和减少肿瘤转移对于癌症患者的预后将有很大的帮助。要做到这一点,了解转移后的肿瘤与原发肿瘤有何区别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