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在人们往往谈癌色变,许多癌症、特别是发展到晚期,往往无药可治,即便有药物也大多是治疗费用非常昂贵。但这种状况目前正在改变…【身患癌症危在旦夕抗癌新药西达本胺挽救了她的生命】
美国政府30日批准一种基于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疗法治疗白血病,这是第一种在美国获得批准的基因疗法。专家认为,这开辟了癌症治疗的新篇章。
从上世纪20年代第一支胰岛素的发明,到如今肿瘤治疗领域的明星产品PD1单抗,生物药已经惠及了成千上万的患者。2016年全球销售额前十名的药物中,有8种为生物药。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行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有越来越多的生物药成功上市或者进入临床阶段。这些国产生物药正在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去希望。
据报告,中国2015年估计有4292,000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000例癌症死亡。 我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亟须向肿瘤宣战。面对高发难治愈的癌症,聪明的人类发明出Car-T、Car-NK等新型细胞治疗技术对抗病魔。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发现维生素C在抵御癌症上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日发表在Nature和Cell上的两篇重磅级文章相继阐述了维生素C在抵御白血病上的巨大作用,那么维生素C到底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到底有多重要呢?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相关的研究报道,分享给各位!
热灌注化疗是利用癌细胞怕热的特点,将化疗药物用43 恒温液体灌注充盈到腹腔“烫”死癌细胞的疗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制定了我国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技术标准,建立起了标准化的精准体腔热灌注治疗规范,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已在24个省市的300多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目前累计开展相关治疗近10万余例次。
【抗癌药物能重新激活HIV】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天必须结合三种或更多种不同的药物治疗。不幸的是,按照严格的治疗计划,患者会有轻度眩晕,危及生命的肝损伤等副作用。然而,如果他们停止服用药物,隐藏在细胞内的病毒会自发重现。
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布消息表示,该所研究员闻克威领衔的课题组针对癌症放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副作用,制备出海参干细胞肽,这种干细胞肽含59种活性物保护胃肠粘膜,能帮助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改善饮食。
据美国《科学》杂志日前报道,美国尚帕利莫研究与诊断中心生物学家丽塔·菲奥及其团队,近日正借助向斑马鱼植入人类肿瘤细胞,使其成为癌症患者“化身”,以研究癌症治疗的用药和术后反弹等问题。
一项将要公开的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的研究报道显示,抗癌药伯舒替尼可以抑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囊肿的增长。这项研究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治疗选择,但是药物的长期疗效仍需要进行研究确定。
癌症免疫疗法为近年癌症治疗最热门的话题,其推动癌症治疗的典范转移。虽然,癌症治疗型疫苗 Provenge 在 2010 年即获核准治疗荷尔蒙疗法失败的移转性前列腺癌,但直到 2014 年PD-1 抑制剂 Opdivo(nivolumab)与 Keytruda(pembrolizumab)获准治疗黑色素瘤,市场才掀起癌症免疫疗法的热潮。
随着两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和个性化治疗的出现,癌症研究人员看到了新的希望——同时也看到了一个在医疗研究中可能前所未见的问题。
根据广东省癌症中心4月12日发布的广州市“五癌”早期筛查项目的初步结果,在对越秀、海珠、荔湾的7202位社区居民进行的筛查中,乳腺癌在高危人群中所占比例竟然达到18.2%。在广州,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 ,已连续多年成为广州女性的首位癌症。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说道是药三分毒,可以看得出人们现在对待药物服用开始更加注意与谨慎了,在能够不用吃药的时候尽量不服用药物。可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一些强剂量的药物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进而引起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心脏问题。盛诺一家是国内最大的海外医疗机构,其分享了一篇海外医疗是如何降低癌症治疗后的心脏问题风险的内容。
不久前,来自美国和德国的两个科研团队分别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采用癌症疫苗治疗黑色素瘤取得了突破。一些受访专家认为,这是癌症疫苗首次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有望为肿瘤治疗开启新方向。不过,现阶段癌症疫苗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科学家23日报告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帮助抗癌病毒更有效地杀死肝癌细胞,其效果就好像给制导导弹绑上了“烈性炸药包”。这为治疗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肝癌带来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