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大病,包括癌症,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病恶变而来的。而这些小病,很多人身上都有。所以,必须从疾病小的时候就积极重视与治疗,把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据报道,在过去的40年间,新加坡女性患癌率几乎翻倍,从每10万名女性中有25人患癌增加到65人。而每10万名男性患前列腺癌患病率增长了5倍,从每10万人中有6例增加到30例。
来自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发表的新发现表明,他们希望找到治疗肺癌和其他致命疾病的新方法。肯塔基州继续位居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榜首,肯塔基大学致力于减少这些数字。
在我们承诺增加未满足需求的癌症研究经费的三年中,我们增加了四个确定的重点癌症 - 肺,胰腺,食管和脑的癌症研究支出。我们在2016/17年度为这四种疾病类型投资了8580万英镑,比2013/14年度增加了一倍以上。
研究者表示,这种实验性药物能够靶向作用名为IDO的蛋白,该蛋白能够通过破坏关键氨基酸—色氨酸来饿死免疫细胞;IDO还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并且潜在地控制损伤性炎症反应,同时该蛋白能够阻碍机体抵御癌症的天然免疫反应,并且促进肿瘤不断生长,某些肿瘤甚至能够表达IDO蛋白来为其提供防护罩来躲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且呈老龄化趋势,在中国,癌症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肿瘤患者约有420万人,每年死亡约300多万人,中国肿瘤患者平均的五年存活率是37%,远低于美国的67%和日本的72%。
夏天到了,你是不是听不得蚊子“嗡嗡嗡”的在耳边叫,恨不得一巴掌就将其拍个粉碎?日前,57岁的李先生为了拍蚊子,竟然将手臂弄骨折了。而罪魁祸首竟是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的。
横纹肌肉瘤是一类由骨骼肌癌变导致的肿瘤,是一类高发于儿童群体中的软组织癌症。目前最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以及化学疗法。然而,这些疗法具有较高的副作用,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如此。
科学家们利用抗体药物复合体治疗癌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这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目前研究人员无法模拟出机体内部癌细胞的形状,有时候甚至会产生不正确的研究结论,来自国际空间站的特殊微重力环境或许就能够帮助科学家们从新型的3D角度来进行研究。
即将死亡的细胞会向邻近细胞发出信号,确保有新细胞来接替自己,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这个过程的具体机制,在此基础上可望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6月17日上午,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人民政府与台湾锡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中国大酒店举办iProton(综合质子治疗)广州国际发布会暨质子标靶癌症治疗技术及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并于当天下午在英德市举行质子标靶癌症治疗技术及设备研发制造基地、英德国家级医疗健康产业小镇项目动工奠基仪式。一个总投资逾20亿元的质子标靶癌症治疗技术及设备研发基地项目落户英德,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医疗健康产业小镇。
CT扫描是确诊的有效工具,但是它的辐射很大,而且容易被滥用,大约1/3的扫描完全可以避免。研究发现,做一次CT相当于做100-800次X光片,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材料人首届科技资讯写作大赛自5月13日发布征稿通知以来(参赛详情请戳我),受到读者们的广泛关注。受到读者们的广泛关注。感谢支持单位Taylor & Francis Group,科学出版社,MDPI,National Science Review,Chinese Science Bulletin,Science China Materials,Science China Chemistry ,Nano-Micro Letters对本次大赛的支持!为了给更多材料人提供充分展示的窗口,大赛投稿时间将延期至7月20日。本文由东南大学张晓东投稿。
有些癌症盯上男性的概率会比较高,并不是因为男性天生就癌症高危人群人的,其实一生中得不得癌是有概率的,在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就已经显示,每个人的患癌概率都是22%,能不能避免在于后天对健康的重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给癌症这趟“危险列车”加了速。
年龄是癌症的一个分水岭,最早癌症被称为老年病,意思是说其患者的年龄层较大,而近十几年来,各种癌症疾病的发病人数都大大增加,不同类型的癌症其发病的年龄也有所不同。据盛诺一家介绍,在我国30岁以上女性便进入癌症高发阶段,比欧美国家的发病年龄要提早10年。
据日本门户网站livedoor6月14日报道,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16年人口动态数据(概况),秋田县出生率、死亡率、自杀率、癌症死亡率、脑血管疾病患者均居全国名列前茅,情况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