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我国第一大癌症,癌症的第一杀手; 「抑郁症」全球约2.64亿名抑郁症患者,被称人类的第二大杀手。[1] 肿瘤患者属于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高发人群,各类肿瘤患者伴抑郁障碍的平均发病率为24%[2]。 癌症相关性抑郁(CRD)的发病率可达65-78%。[3]
大家都知道,化疗是癌症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很多病友反映化疗后副作用很大。在接受治疗之后他们的身体机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据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报告》,肺癌是去年致死人数最多的癌症。在中国,肺癌是最常见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仅去年就有82万新发病例,72万死亡病例。很少人知道的是,在100多年前,肺癌其实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癌症,如今的这一切要从1920年说起。
“闭上眼睛,放松,……睁眼”,听着熟悉的引导语,我结束了今天的“想象时间”。这是我了解“想象疗法”的第三个月,也是开始练习的第二个月。 我也曾质疑过这是自我安慰或是盲目迷信,但了解其科学证据和真正体验过后发现,“想象疗法”也许能在抗癌路上带给大家一些收获。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中老年朋友也时常抱怨骨头疼,往往遇到这种身体状况大多以一句“看样子是真的老了......”带过,却并没有放在心上。骨头疼痛其实就是身体所折射出的信号,虽然不用过度紧张,但是还是应该引起重视!
肺癌能吃不能吃?怎么吃?我们为大家汇总了30种食物,希望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2021年6月7日,康宁杰瑞生物制药(股票代码:9966.HK)宣布,KN046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一线治疗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Ⅱ期临床研究数据(研究编号:KN046-IST-04),以壁报形式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1)年会上公布。
著名运动医学专家范阿肯教授研究指出: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者,罹患癌症的几率减少90%。研究表明,在喜爱运动的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较低。《国际防癌守则15条》也建议人们要“经常性适度运动”。
话说回来,上面的因素不管同还是不同,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都有差别。那到底是什么影响着癌症病人的生存?在这些“同与不同”中,有没有一些共性因素,来让我们追逐更长久的生存?
在肺癌治疗的过程中,不论是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也需要及时治疗,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整个治疗的推进,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6月3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齐鲁制药(海南)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视同过评,成为国产第4家。不久前,深圳信立泰药业的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也是以仿制4类报产获批。米内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和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伊马替尼片剂合计销售额超过20亿元,其中,诺华的市场份额最大。
在陪母抗癌的一年多里,他从治疗,生活,饮食,舒缓心理等方面积累了特别多的经验,尤其是和医生沟通、营养支持和调整患者心情以及如何结合中医疗法上有很多经验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肿瘤患者因输液量大且需反复穿刺的原因导致血管损伤较大,尤其是需要化疗的患者,因化疗药物具有高渗性等特点容易发生药物外泄,对血管造成破坏引起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治疗。而随着PICC的投入使用则极大避免了输液的困难。
兴许有不少人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看了里面的美食,总让人不由得感慨一句:绝绝子!美食总是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但有些食物并不宜多吃,否则容易出现“舌尖上的癌症”。
他们不但活着,而且活的是那么的滋润,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健康,以至于那么让我们羡慕,一场生命的灾难,改变了他们对人生,对生命的态度,改变了他们的性格和对人与人相处的看法,他们为什么能以这样的状态活下来呢?”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型消瘦,即使生病前身材魁梧,患病后也会逐渐消瘦,体重下降,所有癌症也称为消耗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