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最新医保目录公开,抗癌药物被纳入医保的信息终于尘埃落地。
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虽然听不到鞭炮声,但癌症患者心里的那份喜悦却是实实在在的。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引领驱动基因发现和靶向药物研发的重要癌种
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常常导致诊断不足,待到晚期被发现时,往往因为各种并发症以及转移病灶的发现而变得难以治疗,在肺癌的各种症状体征及并发症中,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也就是肺癌引起的水肿,是比较常见的,科普君就向大家介绍肺癌患者发生水肿的原因、症状表现以及缓解、护理的方法,供肺癌患者及家属参考。
工作过程中接触到许多患者和家属,他们面临癌症时,结果却大相径庭。我们能看到哪些获得长生存的患者带着勇气和希望选择了聪明的方式,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长时间地与癌和平共处。
历时三个月多的谈判,今天最新医保信息终于公布了!据公布的信息显示,本次调整,共对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谈判成功,其中包括96个独家药品,谈判成功率高达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均价降幅过半!
许多病友患了乳腺癌后,考虑更多是疾病本身,性生活往往被大家给忽略了。良好的性生活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伴侣关系,但正因为癌症的来临,让不少人遇到了一些困难。研究显示,70%的乳腺癌患者结束治疗两年内被夫妻生活障碍所困扰。
癌症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可缓解临床不适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潜在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肺癌术后并发症,体育锻炼可作为胃癌的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因此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如何科学健康的进行康复锻炼就尤为重要。
靶向治疗差点就“战胜”了癌症,如果不会耐药的话。在肺癌领域,无论哪种靶向药,在吃得足够久之后,总是要面临耐药难题。
12月17日,震惊世界的消息公布了: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过去几十年间,我们对癌症的认识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发现推动了全新治疗手段的发展,尤其是免疫疗法,已经发展成为与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并列的重要治疗方式。
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抗血管生成治疗无论是单药还是在和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治疗优势日益突出。【肺常关爱】的前几期讲到抗血管生成治疗“饿死”癌细胞的概念已然深入人心,但我们发现有些患者会因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副作用而望而却步。
患上肺癌,还能活多久成了觅友们最关心的问题。能活多久,治疗的方案和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研究者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希望能又好又有效的延长肺癌患者们的生命。
近日,和黄医药1类新药「索凡替尼胶囊」的上市申请(相关受理号为CXHS1900034)进入行政审批阶段,这意味着继呋喹替尼之后,和黄医药第二款新药即将在国内获批上市。
作为针对癌症潜在遗传原因精准治疗的范例,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的开发跨越了多种癌症类型,最显著的是用于携带BRCA突变的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对于其它癌症以及非肿瘤疾病也显示出了治疗潜力。
2020年已接近尾声,又到了回顾、总结和展望的时候。2020年,晚期肝癌系统治疗领域可谓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免疫治疗方面,“T+A”方案的获批更称得上是里程碑事件。新兴免疫治疗因此成为晚期HCC治疗方案中大放异彩的“救命稻草”,逐步走入正轨。那今天,我们就对过去一年肝癌免疫治疗领域的重要临床研究进行简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