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 医药观澜 7月21日,创新药研发公司葆元医药宣布,其下一代ROS1/NTRK抑制剂taletrectinib(AB-106)对于ROS1融合基因的局部进展或全身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2期临床试验入组中国首例受试者。这项评估AB-106治疗局部进展或全身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性、安全性的单臂、开放临床研究,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担任全国主要研究者。
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最新公示,安斯泰来(Astellas)的富马酸吉瑞替尼片已于7月21日被纳入拟优先审评名单,理由是“符合附条件批准的药品”。吉瑞替尼是下一代FLT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FLT3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成年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吉瑞替尼曾被美国FDA授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和优先审评资格。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失能性肺病,全球有大约300万患者。由于肺部形成渐进性瘢痕,患者的肺功能会持续且不可逆转地下降,呼吸困难,危及生命。遗憾的
相信很多病友都知道,免疫失调是抗癌力下降的元凶,而为了平衡免疫我们也从运动、饮食、保健品、中草药等多方尝试,企图寻求最佳解决方法。虽然这些方式调节免疫各有千秋,但吃的对,吃得好却是基础。今天为大家带来免疫平衡的饮食调节之道。
随着精准检测、诊断以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改善,恶性肿瘤也逐步开启了免疫治疗时代。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治疗作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而两者联合应用也是当前比较热门的治疗模式。
“只有PD-L1高表达,才能用免疫治疗。“在几年前PD-1/L1抑制剂刚刚上市的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免疫治疗的疗效和PD-L1表达量高度挂钩。
7 月 20 日,基石药业的合作伙伴 Blueprint Medicines 公司于 7 月 1 日宣布向美国 FDA 提交了 pralsetinib 的新药上市申请, 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 RET 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和 RET 融合阳性甲状腺癌患者。
在肿瘤治疗的间歇期和平稳期,不少患者和家属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体感良好,能去旅游吗?会不会导致病情加重?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分子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甚至远超传统化疗的效果。
血液检查是肺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常见的检查项目,其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了。筛查确诊、住院前后、用药期间、复查随访,哪个环节都少不了他们来「把关」。
2020年7月18日下午,2020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及解读会议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指南是对201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补充和细化。“规范”是临床诊疗的教科书,“指南”就是参考书,体现了“更新,更快,更细”的特点,具有其权威性和先进性。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ancer Cell》发表了题为“Toward a More Precise Future for Oncology”的文章,该文章指出了精准肿瘤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讨论了如何提高精准肿瘤学的益处,包括提
RAS基因突变广泛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且多发生于癌症早期。RAS蛋白是一种分子开关,与三磷酸鸟苷(GTP)结合时呈激活状态,与二磷酸鸟苷(GDP)结合呈关闭状态。通过这两种形式之间的切换,RAS蛋白调控包括RAF-MEK-ERK、PI3K/Akt/mTOR在内的多个下游通路,从而影响细
在癌症的众多临床表现中,癌症疼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调查显示,初诊的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的癌症患者中疼痛发生率则升至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患者。在我国,约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30%的患者临终前的严重疼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疼痛感过强时可影响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影响预后,还会抑制癌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降低治疗的依从性。慢性疼痛更是让癌症患者身心俱损、元气大伤,不少人因为疼痛失眠,变得精神萎靡,进而发展到抑郁直至崩溃的边缘。
EGFR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治疗靶点,但是既往研究显示,EGFR突变的患者相比无基因突变的患者,脑部转移的发生概率更大。因此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脑转移的治疗与预防。本案例为大家展示了一例反复放疗和手术仍难以遏制但通过奥希替尼用药成功控制脑转移的EGFR肺癌患者临床诊疗案例。以此案例探讨目前EGFR靶向用药的优化使用和肺癌脑转移的治疗发展。
免疫治疗被誉为人类最有希望攻克癌症的治疗方法,在近几十年里获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免疫治疗PD1/PDL1单抗风靡于各个癌种,加上CTLA4单抗这个后起之秀,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掀起了免疫治疗的风潮。ICI作用于T细胞活化阶段中DC细胞参与的T细胞功能活化过程,这种增强的免疫反应还可导致一系列全身和器官特异性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irAE的负担阻碍ICIs的临床获益,超过50%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会产生3-4级不良反应,其中免疫相关性结肠炎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irAE,通常会导致治疗中断,免疫抑制等。与PD1/PD-L1阻断剂相比,使用CTLA-4单抗导致腹泻和结肠炎的发生率更高,CTLA-4单抗和PD-1单抗组合使用时最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