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伴随所有肿瘤患者治疗进程中的必查选项,为我们病情诊断、转归带来实时指导。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目前我们常用的各癌症类型的肿瘤标志物,学会解读肿标数值,指导自己的病情治疗。
2020年7月20日,AnnalsofOncology发布了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局限性结肠癌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其由欧洲多个机构和国家组成的多学科专家组撰写,对局限性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建议,并根据新的证据更新了治疗建议。
在靶向免疫治疗药物满天飞的今天,肿瘤的临床治疗选择明显增多,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日益高发的癌症患者的治疗需求。而2020年上半年,又有一新靶点蛰伏多年,脱颖而出,引领国内外肿瘤新药研发高潮,多家药企临床试验申请开展。伴随着首个靶点药物的全球获批,临床研究推进更是进入到白热化状态!这就是广泛表达在人类上皮细胞上的蛋白----TROP2蛋白!该靶点两大特色:①高表达于各类癌种,众癌通吃;②研发药物ADC属性,后线挽救能力强!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并且目前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但不同于其他恶性肿瘤,除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当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HR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的70%-80%。作为乳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内分泌治疗已经走过百年历史。
但积极的通勤不仅有助于限制病毒传播和排放。我们的最新研究发现,走路和骑车上班的人比开车上班的人死亡或患重病的风险更低。 众所周知,许多人没有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
科学家认识到母亲的肥胖和肥胖母亲的后代患肝癌之间的联系,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在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在肥胖的母鼠体内发现了一种microRNA,它似乎可以传递肝癌易感性,增加子代和后代患肝癌的几率。 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超重或肥胖,这种全球肥胖流行病正威胁
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正式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020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下称《指南》)。在新版《指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一线治疗格局发生较大改变,靶向疗法、免疫疗法以及联合疗法成为主旋律,同时来自泽璟制药、恒瑞医药的多款新药备受瞩目。本文筛选新版《指南》部分亮点,仅供读者参阅。
7月23日,本草八达宣布其在研新药NBQ72S(又称QBS10072S)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1期临床试验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NBQ72S是一款靶向人L型氨基酸转运蛋白1(LAT1)的新型双功能小分子药物,属于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药,拟开发治疗脑部肿瘤等恶性肿瘤。
7月22日,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产品JS108(DAC-002)近日获得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近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正式公布了备受瞩目的2020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下称《指南》)。在新版《指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一线治疗格局发生较大改变,靶向
“你是什么血型啊?”在和亲朋好友聊天的时候,这个话题似乎总会被提起来。好像只要通过血型、生肖、星座等,就可以知道面前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这个人是否聪明。
游泳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尤其在夏季,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防暑降温。虽然游泳的好处多多,但游泳真的适合肿瘤患者吗?
7月21日,创新药研发公司葆元医药宣布,其下一代ROS1/NTRK抑制剂taletrectinib(AB-106)对于ROS1融合基因的局部进展或全身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2期临床试验入组中国首例受试者。这项评估AB-106治疗局部进展或全身转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性、安全性的单臂、开放临床研究,由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担任全国主要研究者。
自2004年以来,6个月的FOLFOX(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或CAP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成为III期结肠癌患者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三个III期临床试验表明,奥沙利铂的加入提高了无病生存率;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总生存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奥沙利铂与神经毒性有关,在所有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患者中,约9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鉴于奥沙利铂介导的神经毒性的累积,缩短辅助治疗时间对患者是有益的,但缩短治疗时间是否会降低疗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018年3月,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将化疗时间减半并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副作用。无独有偶,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也公布了IDEA研究的OS数据,结果同样支持III期结肠癌患者接受3个月的辅助治疗!
手术切除作为根治性的治疗手段,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意义重大,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达64%以上,但是70%-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如何将不可手术切除转化为可手术切除,成为临床一大热点。此外,肝癌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一般术后术后五年的复发率高达60%-70%,如何减缓患者术后复发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了术后的干预之外,术前的新辅助治疗能否降低术后复发也是临床医生讨论的热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周俭教授针对免疫在肝癌的转化,术前新辅助及术后辅助治疗进行了全面解析,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患者及临床医生推前使用免疫治疗。
7月20日,再鼎医药和Deciphera Pharmaceuticals联合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瑞普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已接受过包括伊马替尼在内的3种或更多种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IST)成人患者。瑞普替尼近期已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获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