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治疗恶性血癌--多发性骨髓瘤的新靶点。 阿德莱德大学SAHMRI骨髓瘤研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eoplasia》杂志上,首次证明了一种叫做巨噬细胞的白细胞对这种疾病的形成和增殖能力的重要性。
今日,药明康德的合作伙伴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LN-145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最新研发信息。在与FDA进行讨论之后,FDA认为正在进行的单臂2期临床试验innovaTIL-04的研究结果可以支持LN-145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监管申请。这一反馈让Iovance公司可能在2020年的下半年为LN-145递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加快其上市的进程。
一项新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肺癌在某些基因发生变化的患者中传播得更快,并表明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预防措施的维生素E可能会导致同样的传播。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今年初发布的《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我国乳腺癌每年发病约30.4万,死亡约7万。茶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人们对于茶对多种疾病的潜在作用进行了研究,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那么经常喝茶对于乳腺癌有生存获益吗?而且,茶的种类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不同茶的获益一致吗?近日,我国学者发表在《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
生物技术公司Immunicom宣布完成1100万美元B轮融资,数家私募股权公司领投,具体投资方未披露。 本轮融资收益将用于推进该公司于5月31日开始的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试验,同时也加速Immunicom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扩展。本轮融资完成后,Immunicom的总资本将达到2000万美元。
尽管局限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大于50%,但大多肺癌患者被发现并明确诊断时已经发展到晚期。一项前瞻性研究开发了一种预测模型,用于识别CT发现肺结节患者发展为肺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在验证队列中发现该模型可以区分癌症的发病风险,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和81%。与低风险的人群相比,高危人群罹患肺癌的风险是其14倍以上。研究发表于《CancerPreventionResearch》。
今年5月在第24届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学会北美年会(ISPOR),一项阿来替尼的中国药物经济学研究引起来自各个国家专家的广泛关注。临床试验ALEX研究1表明:阿来替尼组中位PFS达34.8个月,相比克唑替尼组中位PFS的10.9个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实现了晚期患者长期生存的梦想。疗效一骑绝尘,那阿来替尼的经济性如何呢?让我们来一起看下它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临床上,常有患者诉苦,“长夜慢慢很难入睡”“三更半夜醒来,就睡不着了”“整晚睡不好,很容易被吵醒”,这些都是患者朋友睡不好的烦恼。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癌症患者失眠的这些事。
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列恶性肿瘤第一位,随着大家对于肺癌的关注度逐步提升,其致病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譬如吸烟、职业工作、空气污染、遗传或基因突变等等。幸运的是,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目前已经有了许多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望得到延长。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机体癌症转移的分子机制,同时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工具来检测特定癌症患者机体中引发疾病的诱导子,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胆管癌(biliary tract cancer)患者机体中某些免疫系统受体或会发生遗传架构的改变,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有效治疗胆管癌的新型有效免疫疗法。
HCV患者经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后出现病毒持续应答(SVR)是否意味着不会发生肝细胞癌(HCC)?来自休斯顿德巴克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企业数据库(CDW)和中心癌症登记处(CCR)的国家数据,发现该部分患者HCC风险并没有消退。文章发表在《Hepatology》。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卡迪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很多类型的癌症或能被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所破坏,研究者指出,增加T细胞中L-选择蛋白(L-selectin)的水平就能明显改善患者机体抵御实体瘤的能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蛋白质能像“肿瘤粘扣”一样,把具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粘”在肿瘤组织中,提升抗癌效果,未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的精准抗癌疗法。
医生总说癌症是慢性病,连世界卫生组织都说癌症是慢性病,有人问,癌症真的是慢性病吗?既然是慢性病,那是不是表示癌症不可怕?
肺癌的病因已被证明与基因突变高度相关,当确认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时,相应的靶向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近年来靶向药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新靶点的研究层出不穷,我们看到肺癌的靶向药越来越多,疗效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