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N报道,4月1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显示,即使是少量食用红肉或加工肉类,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数据,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癌症,预计2019年约有5.1万人死于结直肠癌,在英国结直肠癌同样排名癌症第三位。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15年将加工肉类,如培根、火腿等归类为“对人类致癌物”,而红肉可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包括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肉类。
还能不能愉快地吃糖了?刚吃了个糖果的我,毫不犹豫开始辟谣起来!糖类是人体供应能量的重要物质,而且各种癌症确实需要大量的能量。但是,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个比较权威的研究表明吃糖会诱发癌症。不过我们都知道,大量摄入糖类会导致肥胖。而根据权威调查表明,肥胖可能诱发癌症,脂肪细胞可能会间接促进癌细胞生长。另外,有大量研究证实,一小部分的癌症发生归因于遗传因素,绝大多数的癌症是由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而与癌症高度相关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和超重、职业、慢性感染、吸烟、饮酒等。 也就是说,肥胖、超重、烟酒等因素才是真正诱发癌症的因素。
乳腺癌细胞就像前门有三把锁的房子。钥匙,或受体,允许药物打开门,杀死细胞。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这些关键因素是不存在的,因此到目前为止,可供选择的乳腺癌药物很少。一种叫做p53的蛋白质能抑制并杀死人体内的癌症。然而,缺陷突变的p53却有助于癌细胞生长和繁殖。
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并不是通过获得永久性的适应性对一线或新辅助化疗产生耐药性,而是通过短暂地开启保护细胞的分子通路获得耐药性。这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该研究还发现了TNBC的一个弱点,可能为耐药TNBC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在这些被激活的途径中,有一个代谢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可以被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开发的小分子药物靶向。
目前我们知道癌症治疗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自2013年《自然》杂志将免疫治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以后,免疫治疗就赢得了众多关注,那么免疫治疗到底是很么什么呢?
在和肺癌患者及他的家人的接触中,大家常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除了手术、化疗和放疗,怎么样才能延长肺癌病人的生命呢?实事证明,一些生活技巧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些技巧都在医疗以外,属于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范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哪些技巧可以帮到患者。
肺癌最大的进展就来自于精准靶向治疗
4月15日,新加坡临床阶段专注实体肿瘤免疫疗法开发的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宣布,公司已与美国默沙东公司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将评估Tessa的人类乳头瘤病毒特异性T细胞(HPVST)疗法TT12联合默沙东抗PD-1疗法Keytruda(Pbrobrolizumab)治疗复发或转移的HPV 16和18阳性宫颈癌。
日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人员宣布,两名癌症患者已经接受了基于CRISPR技术改造过的T细胞疗法的治疗。他们分别为复发性黑色素瘤患者和肉瘤患者。这是首次基于CRISPR技术改造的细胞疗法在美国患者身上接受检验。
基石药业(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石药业”,香港联交所代码:2616)今日宣布,由其合作伙伴BlueprintMedicines开发的avapritinib近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在中国开展用于治疗中国不可手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I/II期研究。这是一项中国单独桥接注册性研究,包括I期剂量递增和II期剂量扩展试验,目的是评估avapritinib在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发现,在化疗过程中补充高剂量的维生素D或能通过减缓疾病的进展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获益,这是研究人员完成的首个随机临床试验来分析维生素D补充疗法对恶性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效益。
近日,除了强生旗下杨森制药Balversa(erdafitinib)获得加速批准成为转移性膀胱癌的第一款靶向治疗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还批准了Qiagen公司伴随诊断测试设备,以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基因改变相关的尿路上皮癌。
近日,除了强生旗下杨森制药Balversa(erdafitinib)获得加速批准成为转移性膀胱癌的第一款靶向治疗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还批准了Qiagen公司伴随诊断测试设备,以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基因改变相关的尿路上皮癌。
目前,肺癌在全球范围已是第一大癌,每年全球因肺癌死亡的人数高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肠癌三大癌死亡人数之和。与其他癌症相比,肺癌更像一个“潜伏的杀手”,大部分患者被诊断患有肺癌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病人久病后导致体质衰弱,热量和蛋白质消耗较多,营养状态较差,免疫功能低下,不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因此,肿瘤患者不宜过分强调忌口。肿瘤病人的复发与转移,与是否忌口并无关系,只要是想吃就可以吃,吃下去舒服就行。可通过补充饮食营养和水分来调理。肺癌患者每餐应适当配备富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如蛋类、牛奶、瘦肉、鸡肉、大米、面食、米粥、鱼类、蔬菜、水果等。绝对戒烟和禁止酗酒,避免进食虾、螃蟹等寒性且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等刺激之物。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在经历了手术的考验之后,往往会面临新的困扰——全身远处转移。其中,脑转移是给患者生存质量带来最大难题的一类转移。面对脑转移,我们除了勇敢面对、积极治疗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手段,小觅蜂为大家总结为两个字——一是“防”,二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