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为何特定的缺陷基因仅在特定部分诱发癌症?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试图揭示癌症是如何开始的,毫无疑问答案在于细胞内部及DNA上的信息;当细胞中DNA中出现某些缺陷时,其就会促进细胞过度生长和分裂,但尽管缺陷的基因是不同类型癌症的共同点,但并非所有癌症都会携带相同缺陷的基因,并非携带缺陷基因的所有细胞都会发生癌变,实际上,有些缺陷仅会在机体特定器官中引发癌症(即使机体中所有细胞都携带这种缺陷)。

  • 这种疼出现,说明你的肝脏在求救!

    小王是一个公司的小会计,由于经常加班的缘故,很多时候都是在晚上很晚了,才去吃一些东西,到了下班,再去楼底下小夜市摊吃一些东西。这样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小王一坚持就是四年多的时间。

  • 影响肝癌患者寿命的因素

    肝癌晚期大概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与医治是否及时有非常大关系,必须要及早的发现病情,这一点非常重要。肝癌病人应依据具体病情及自身身体素质等多方因素来定医治方案。有不少的肝癌病人在早期发现,并且及时的采取医治,生存率得到了显著的加强,有了较高的生活质量,有些甚至能够活几十年。

  • 肝癌新疗法获批国际III期临床,80%妥妥控制率,早知早用早...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FDA批准抗PD-1抗体(SHR-1210)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线治疗肝细胞癌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同时,该联合疗法用于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申请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

  • 原来乳此:乳腺癌的七大易踩雷区

    乳腺癌顾名思义即为乳腺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7%~10%。因其发病年龄下至二十出头,上至七八十岁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势态而被称为“红颜杀手”。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有了更多更迅速的知识来源。铺天盖地的信息源让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一知半解而导致踩入雷区。

  • 抑癌明星基因p53或能防止这类出生缺陷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著名的肿瘤抑制基因p53或许对于雌性胚胎的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因为神经管的健康发育对于机体大脑和脊髓的正常形成都是非常必需的。

  • 从快速进展,到肿瘤迅速缩小,这个靶向药让她重拾抗癌信心!

    不抽烟不喝酒的游阿姨,在59岁时被查出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没有基因突变,第一次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半年后耐药疾病进展。进展后的二线治疗方案为培美曲塞单药化疗,但一个月后复查,病情还是没有控制住。看似束手无策的病情,在第三次用药时出现了转机。

  • 运动锻炼有利术后康复,但运动后补充营养也必不可少!

    很多癌症患者以为自己术后需要进行静养、补充营养,不可进行运动康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运动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运动还可以使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而且白细胞还可以吞噬癌症细胞和细菌,所以说一定要每天坚持做一些锻炼,当然补充营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更有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

  • 肺癌所致10大副癌综合征

    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为男性肿瘤的首位,超过癌症死因的20%,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快速增长。

  • 《中国中青年防癌科普报告》带你破解癌症·真相

    癌症,这种难治愈、预后差的恶性疾病,随着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已经成为人人谈之色变的存在。于是,预防癌症的各种消息、文章愈加铺天盖地而来,各种各样的防癌说法灌输进大家的生活,众说纷纭。

  • 听说这种癌症会被剔除出重大疾病?

    最近,很多人可能都在朋友圈看到了“甲状腺癌将被剔除出重大疾病”的说法。这个说法主要来源于一篇关于商业保险的报道,报道称:“正在修订的重大疾病保险标准中,甲状腺癌或将因疾病程度低、医疗支出低等原因不再纳入全额赔付的重大疾病,将进行不同层级赔付。”

  • “生活方式分数”与结直肠癌风险

    众所周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近日一项研究致力于将个体生活习惯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进行量化。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3位,是一种“现代病”、“富贵病 ”,主要症状是便血、腹痛、大便异常、乏力和贫血等,其发生原因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直接相关。但如果及时筛查和纠正生活习惯,它也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之一。

  • 防肠癌,每天一两葱蒜!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癌变之一,吃什么有助预防呢?近期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学者在《亚太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每年食用16 公斤的葱蒜类蔬菜,约合每天44 克(近一两),就可以降低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该研究共纳入1666 名受试者,并对其中833 名结直肠...   /

  • 科学家首次直观地观察到CAR-T细胞抵御血液癌症的过程

    当癌症从机体免疫系统中逃逸时,我们的防御系统就会变得无能为力无法有效抵御癌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细胞)或许就能展现出一种潜在的免疫疗法,其能有效应对肿瘤,但某些患者疾病的复发往往给当前的疗法提出了巨大挑战,近日,来自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CAR T细胞的精确功能,或能优化未来癌症的治疗手段,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

  • 科学家发现p38γ是肝癌的新治疗靶标

    当前,肝癌几乎没有可用的治疗选择。一种参与细胞应激反应的酶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新型药物靶点。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国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CNIC)的Guadalupe Sabio及其团队发现作为p38激酶的四种类型之一的p38γ蛋白对肝细胞的细胞分裂起始至关重要。这表明“p38γ可能是肝癌的一种有用的治疗靶点”,Sabio说,“我们如今正在开发这种蛋白的抑制剂来测试这种癌症。”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4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p38γ is essential for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liver tumorigenesis”。

  • AACR第二棒:O药4年OS出炉,多个牛药竞刷存在感!

    今年3月29日-4月3日在美国ATLANTA举办的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正在召开。昨天已经分享了十大难治肿瘤的新治疗研究。今天,再给大家汇总新的研究报告。

  • 记录总数:8567 | 页数:536  <...390391392393394395396397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