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显示,手术、放疗、化疗三者对癌症治疗贡献率分别是27%、22%和6%。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约60~70%的肿瘤患者接受放疗,但在中国接受放疗的病人仅占30%。
很多肺癌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治疗之后病情好转,进入康复期。但是由于面临着癌症复发的威胁,很多患者就会问,怎样做才能平安渡过康复期?康复期的我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肺癌是我国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的我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我国肺癌死亡率为5.47/10万,在癌症死因中,占全部癌死亡的7.43%。我国第二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肺癌死亡率已居癌症死因第3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在21世纪开展的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则显示肺癌已居癌症死亡原因首位。
前,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超级杀手”,肺癌因为患病人数多,生存率低,让人们谈之色变。关于肺癌的信息有很多,但是真假难以分辨,存在很多误区。有的患者陷入误区从而耽误了治疗。下面小助理将梳理肺癌的八大误区,一起来辨真假。
根据IMpower133研究表明,与单独化疗相比,Tecentriq与化疗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长,这个治疗方案(详见小贴士)显著降低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的恶化或死亡。
科学家们早就知道p53蛋白,它的突变是引发许多不同类型癌症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其未突变的形式却可以预防癌症。 这些“两面派”的特性,使得p53蛋白和调控基因成为生物学研究最多的对象之一。但调控其稳定性和功能的分子机制,我们并不完全了解。
3月19日,生物制药公司艾伯维公布称,美国FDA对旗下venetoclax (VENCLEXTA?/VENCLYXTO?)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试验发出了部分临床试验暂停通知函。该通知函是回顾了对复发性/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正在进行的临床3期BELLINI试验(M14-031)的数据后做出的,在这一研究中,venetoclax组患者死亡的比例高于试验的对照组。由于这一叫停,venetoclax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研究将不会入组新的患者,直到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完成。目前正在接受venetoclax治疗并从中受益的病人在咨询其医生后,可以继续接受治疗。
大约30%的癌症存在KRAS的活化突变,其通过称为MAPK的信号传导途径触发肿瘤发生与进展。虽然目前还没有直接针对KRAS的药物成功,但已经开发出针对MEK的靶向治疗。已知MEK是KRAS在癌症中促进MAPK级联反应的下游蛋白之一,因此针对MEK的靶向治疗理论上可抑制KRAS突变型肺癌,但实际效果一般。目前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ZEB1抑制剂可增强MEK的靶向治疗的效果,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
据ScienceDaily报道,当地时间3月18日在巴塞罗那欧洲泌尿学协会大会上发表了期刊《The Prostate》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首次发现咖啡中的两种化合物,醋酸卡瓦酚和咖啡醇,可能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2019年3月15日,阿诺医药 (Adlai Nortye) 在第7届国际头颈部肿瘤创新大会上发布了其潜在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简称头颈癌) 的药物Buparlisib (AN2025) 的动物实验数据。数据显示,AN2025在用于PD-1药物无应答或者PD-1耐受的肿瘤治疗方面拥有巨大潜力。
在当下,癌症并不等于死亡,但癌症却拉近着我们和死亡的距离,因为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被宣告无法完全治愈了。每一个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的患者,都想抓住能生存下来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哪怕这根稻草只是幻影。
司空见惯的感冒发烧,对普通人来说,只是难受几天,但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却可能是致命的!感冒的发生会导致肿瘤患者的免疫防线崩溃,还可能引发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
药品作为治病肿瘤患者的救命药,与生命息息相关。市面上各种各样的药品琳琅满目,消费者在选择药品的时候,如果没有擦亮眼睛,就容易买到假药劣药。假药劣药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无法预料的,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健康。那么市面上真假药品难辨,普通消费者如何识别假药劣药?这里合规君就来给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告诉你鉴别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6年11月初,一位来自山东济宁的8岁女孩被山东胸科医院确诊为肺癌。原本应该是欢乐无忧的年纪,命运却给她划上了休止符。原来,女孩的父亲有10多年的吸烟史,每天2包烟(约40支),即使当着孩子的面,也是烟不离手。当时,该主治医生就指出孩子之所以罹患肺癌,主要原因是天天被动吸烟造成的。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用于检测某些癌症形式的成像技术还可以帮助检测妊娠期先兆子痫,直至其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
低风险癌症通常侵袭性弱,患者生存希望也比较大。然而,随着癌症筛查的普及,很多癌前病变和低风险癌症患者可能会面临过度诊断和随后频繁检测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