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现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年轻人当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女性。它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症状,其中以颈部肿块或者结节最为典型,既然这样,那么是不是摸到脖子有肿块就意味着是甲状腺癌呢?答案是:需要看情况。
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大会(2018NCRIconference)上,一项最新研究调查了女性的睡眠方式与乳腺癌发病数据。结果显示,「百灵鸟」型女性(早起型)相比于「夜猫子」型女性(晚睡型),患乳腺癌的风险更低。
近日,上海睿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昂生物”)获得了由浙江大健康产业基金领投的数亿元投资。本次投资为战略性投资,是睿昂生物进行股东结构优化、引入产业资源的重要举措称,此前,睿昂生物已获得多轮融资,包括于今年2月完成B+投资,资方为凯辉基金,于2017年6月,获得B轮融资,于2016年2月,完成辰德资本、易凯资本亿元A轮融资。
今年刚满50岁的陈先生,近半年多来大便越来越不正常,腹泻伴随轻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几次厕所,有时候大便中还带有暗红色的血,还比较黏,不容易冲走。
2018年11月8日至10日,亚洲肺癌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IASLCACLC)在广州隆重举办,大会吸引来了中国众多致力于新药研发的创新型企业参加。期间,原创新药研发公司亚盛医药在研的抗肿瘤新药双靶点Bcl-2/Bcl-xL抑制剂APG-1252的临床新数据获口头报告。
海鲜是发物吗? 癌症病人能吃海鲜吗? 癌症患者需要忌口吗? 吃了海鲜癌症会复发转移吗?
体检完毕,当拿到一张“天书”般的报告单时,有人根本不想多看两眼,束之高阁;有人惴惴不安,被各种异常指标吓得不轻。专家表示,体检固然重要,但读懂体检报告更加重要。
转眼就快到年末,对于中国的癌症患者来说,2018年的抗癌历程可以说充满了新药的惊喜。
众所周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癌症已成为可控的慢性疾病,肿瘤生存者的数字还将进一步攀升(包括带瘤生存的时间)。
如今,免疫检查点疗法彻底改变了临床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方式,而且自2011年首次被批准以来,它们给那些预后非常差(平均生存期低于一年)的和具有很少治疗方法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即便黑色素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大约40%的患者对PD-1免疫检查点疗法作出反应,但是大多数患者要么没有作出反应,要么在治疗后会复发。
在谷氨酰胺饥饿情况下,p53促进癌细胞增殖和存活 SLC1A3参与的天冬氨酸代谢在谷氨酰胺匮乏的情况下有重要作用 p53能够诱导SLC1A3的表达 在体内敲除SLC1A3能够损伤肿瘤生长
上世纪60年代Burkitt即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提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中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缺乏饮食纤维有关这一“纤维假说”。近20余年来,不仅证实了纤维素可以调节血液中胆固醇和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体重,而且发现纤维素与结直肠癌具有密切关系。
近日,来自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新一代疗法,急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难以治疗的血液癌症;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分析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免疫反应或能为我们提供线索来开发有效、靶向性的个体化疗法。
如今,免疫检查点疗法彻底改变了临床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方式,而且自2011年首次被批准以来,它们给那些预后非常差(平均生存期低于一年)的和具有很少治疗方法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即便黑色素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大约40%的患者对PD-1免疫检查点疗法作出反应,但是大多数患者要么没有作出反应,要么在治疗后会复发。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s&Develop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抑癌关键基因p53的突变诱发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者表示,在癌症早期阶段,突变的p53会拦截正常的p53蛋白,并且阻断其扮演保护性的角色,因此,p53就无法激活机体自身抵御癌症的天然防御性策略了,比如机体的DNA修复过程,从而就会增加个体患癌症的风险。
如今,免疫检查点疗法彻底改变了临床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方式,而且自2011年首次被批准以来,它们给那些预后非常差(平均生存期低于一年)的和具有很少治疗方法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即便黑色素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大约40%的患者对PD-1免疫检查点疗法作出反应,但是大多数患者要么没有作出反应,要么在治疗后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