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机器人”医生帮忙来会诊 上海肿瘤治疗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在“人机对话”环节中,上海长海医院的王梅教授、华山医院周鑫莉教授、瑞金医院郭元彪教授等沪上知名结直肠癌专家与“机器人医生”沃森展开讨论,对结直肠癌症患者病例进行多学科会诊。沃森快速、精准、符合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案与肿瘤专家的意见取得了高度一致,其作为“肿瘤医生的得力助手”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 美首度放行癌症基因疗法 将T细胞改造成“活药物”

    美联社8月30日报道称,这是第一种进入美国市场的基因疗法,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称,批准这种疗法开创了历史。这对所有病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疗法,是正在研发的一批治疗血癌和其他肿瘤的“活药物”之一。

  • 美国批准首个基因疗法 癌症治疗迎来新篇

    美国政府30日批准一种基于改造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的疗法治疗白血病,这是第一种在美国获得批准的基因疗法。专家认为,这开辟了癌症治疗的新篇章。

  • 从Car-T到Car-NK——人类与肿瘤癌症抗争又有新的突破...

    据报告,中国2015年估计有4292,000例癌症新发病例,2814,000例癌症死亡。 我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亟须向肿瘤宣战。面对高发难治愈的癌症,聪明的人类发明出Car-T、Car-NK等新型细胞治疗技术对抗病魔。

  • 第一届华南肿瘤高峰论坛:热灌注化疗可提高中晚期癌症生存期

    热灌注化疗是利用癌细胞怕热的特点,将化疗药物用43 恒温液体灌注充盈到腹腔“烫”死癌细胞的疗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牵头制定了我国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技术标准,建立起了标准化的精准体腔热灌注治疗规范,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已在24个省市的300多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推广应用,目前累计开展相关治疗近10万余例次。

  • 喜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制癌症辅助药"海参干细胞肽"

    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布消息表示,该所研究员闻克威领衔的课题组针对癌症放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副作用,制备出海参干细胞肽,这种干细胞肽含59种活性物保护胃肠粘膜,能帮助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改善饮食。

  • 斑马鱼可为癌症病人试药

    据美国《科学》杂志日前报道,美国尚帕利莫研究与诊断中心生物学家丽塔·菲奥及其团队,近日正借助向斑马鱼植入人类肿瘤细胞,使其成为癌症患者“化身”,以研究癌症治疗的用药和术后反弹等问题。

  • 癌症免疫疗法热度持续延烧,Opdivo 与 Keytruda...

    癌症免疫疗法为近年癌症治疗最热门的话题,其推动癌症治疗的典范转移。虽然,癌症治疗型疫苗 Provenge 在 2010 年即获核准治疗荷尔蒙疗法失败的移转性前列腺癌,但直到 2014 年PD-1 抑制剂 Opdivo(nivolumab)与 Keytruda(pembrolizumab)获准治疗黑色素瘤,市场才掀起癌症免疫疗法的热潮。

  • 这个女性“头号癌症杀手”,你知道多少

    根据广东省癌症中心4月12日发布的广州市“五癌”早期筛查项目的初步结果,在对越秀、海珠、荔湾的7202位社区居民进行的筛查中,乳腺癌在高危人群中所占比例竟然达到18.2%。在广州,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均值 ,已连续多年成为广州女性的首位癌症。

  • 研究报告:为治疗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肝癌带来了新希望

    中国科学家23日报告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帮助抗癌病毒更有效地杀死肝癌细胞,其效果就好像给制导导弹绑上了“烈性炸药包”。这为治疗全球第二号癌症杀手——肝癌带来了新希望。

  • 中国癌症大数据深度分析:西南地区癌症发病率最高

    中国癌症大数据深度分析:西南地区癌症发病率最高图表3:按年龄分组的2015年中国人口癌症预期发病与死亡人数(单位:千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癌

  • 癌症预防及治疗,将进入疫苗防治时代

    未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将进入疫苗时代,近期热播的《战狼2》便是一次提前告知,剧情中冷锋被烈性传染病毒拉曼拉(原型埃博拉)感染,最终让他完整治愈的正是一支疫苗。

  • Sci Trans Med:新型血液DNA检测手段可用于早期...

    为了能够无创性地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微量血液样本的癌症特意性DNA检测技术,并且利用该技术对138名处于早期结肠癌、肺癌以及卵巢癌的志愿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对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论。科学家们称该方法能够区分癌症特异性DNA分子以及其它种类的突变DNA分子,因而相比其它技术大大提高了准确性。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 不用去海外!在广州即可享受癌症诊疗国际创新技术

    不用飞去海外,广州患者或可接受世界顶尖技术诊疗。8月16日,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亚伟率领招商团队在美国拜访了世界顶尖医学研究机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与冷泉港首席执行官Bruce Stillman先生进行了深入洽谈,并迅速促成了冷泉港实验室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全面合作备忘录。从双方的合作框架协议可见,此次合作终极目标之一是希望在广州培育出包括神经生物、癌症等国际型创新诊疗技术。

  • 研究揭秘细胞永生化和癌症形成的“两步”过程

    当端粒太短时,端点相互粘连,细胞分裂时会造成破坏,大多数情况下会杀死细胞。 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卡罗尔·格里德(Carol Greider)和哈佛大学的约翰·索斯塔克(John Szostak)在染色体末端补充端粒酶及其作用,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美媒称癌症替代疗法不能取代化疗:化疗更有效

    美媒称,尽管主流癌症疗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些疗法仍比任何“自然”疗法要有效得多。如果选择替代疗法,你死于癌症的可能性会增加一倍以上。如果你患的是乳腺癌或结肠直肠癌,那么死亡的可能性将提高四倍以上。

  • 记录总数:8686 | 页数:543  <...476477478479480481482483484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