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观点是,从获得初始 DNA 突变的细胞开始发展成癌症。这又引起了其他的不足之处,最终受影响的细胞以不受控制的方式开始增殖以形成原发性肿瘤。这些可以随后传播并在身体其他部位产生转移瘤或继发性肿瘤。然而,根据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的研究,造成转移肿瘤的干细胞也可能由相邻组织诱导,并不一定需要受影响细胞本身的初始 DNA 损伤。
研究发现,血液中防止病菌入侵的天然杀伤细胞会在吵架期间增加并开始工作。据估计,吵得最激烈的时候,每人血液中的杀伤细胞数目会比平时多出3600万个。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了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
2017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中国最新癌症数据,汇总全国347家癌症登记点的数据表明,全国每天约有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到85岁,一个人的患癌风险增加36%。日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交流会上,专家表示,预防癌症发生,情绪控制很重要,太作的人更容易患癌。
容易诱发癌症的食物有哪些?癌症的发生于饮食关系有很密切的关系,有些常见的食物具有致癌作用,你知道是哪些食物吗?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主办,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协办的“2017年合理用药大会—抗肿瘤药物大会”于2017年5月26日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召开。
日前,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该细胞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几乎覆盖了已知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填补了国内新药创制领域此类检测体系的空白,将为抗肿瘤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不过至今肿瘤还没有入侵成功,而且,我可以自信地说,哪怕出现了问题,那也肯定是早期,通过积极治疗,也是能够控制的。敢这么自信,就是因为对于防癌知识,我不仅仅是知道,而且能够身体力行。
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便捷渠道。但在信息海洋中,也免不了泥沙俱下。其中,备受社会关注的癌症话题就是谣言盛行的重灾区,一些真假参半的所谓“科学知识”动辄阅读量10万+。
提到血尿,患者的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泌尿系感染或结石。但那类疾病引起的血尿大多是伴有疼痛的。因为有疼痛,人们一般会很快注意到并去就诊。遗憾的是,往往是那些预示着更严重疾病的无痛血尿,却因未出现疼痛而被人们忽视,从而掩盖或延误了病情的诊治。
近年来,我国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尤其是在城市居民中,癌症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你可知道,有些食物与几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类型的癌症患者比其他人更喜欢吃甜食。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怀疑某些癌细胞需要依靠糖分作为它们的能量来源,此次事实证明,一个特定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对糖分最依赖。完整的研究报告发表与 5 月 26 日《自然通讯》在线期刊上。
近些年,随着癌症发病率的走高,人们对于如何预防癌症越来越关注。预防癌症需多管齐下,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饮食和运动。
美国威斯康星州医院和哈佛公共健康学校的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加入的杀菌剂——漂白粉,会释放出活性氯,长期饮用带活性氯的自来水,
PD-1抑制剂的市场比拼越来越激烈,默沙东(Merck & Co.)的Keytruda继续扩大着适应症范围,虽然其近期收获了一系列好消息,但仍落后于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的Opdivo,后者以拥有更多的适应症在肿瘤免疫治疗市场上占据领先优势。
网上很多年前就有报道称,有患者通过锻炼身体了癌症。但是,这样的报道与其他任何宣称可以治疗癌症的“奇方妙药”一样,都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