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最新研究显示:肠道细菌影响癌症免疫疗法效果

    美国《科学》杂志2日发表的两项新研究显示,肠道细菌影响癌症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这可能为研究改善癌症免疫疗法的疗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一起攻克癌症!2017年癌症免疫疗法“突破性成果”

    进入2017年,癌症免疫疗法热度不减!在今年,FDA已经批准了两款CAR-T疗法上市;重磅药物PD-1/PD-L1抗体已经累计被批准了11个适应症……本专题中,探索君将用七大篇章、34篇论文与大家一起回顾2017年癌症免疫疗法领域最重要的一些突破性进展。

  • DNA机器人或成治疗癌症的最新武器,有望超越电子机器人

    作为纳米前沿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加州理工大学“钱实验室”的DNA机器人步子又小又缓慢。它走一步需要5分钟,步长6纳米,差不多是人类一步的600万分之一。

  • 癌症药物网快讯:恶性肿瘤治疗误区浅谈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持续增加。据2014年WHO报告,新增恶性肿瘤病例有近50%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癌症病例总数高居第一位,发病率高达2-3‰。2013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368万例,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429万例。

  • 前列腺癌超越肝癌 成为香港男士第三常见癌症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前列腺癌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并首次超越肝癌,成为香港男士第三常见癌症。病发前“零征状”的患者甚多,即使有察觉,也可能因尴尬而无往求诊,贻误治疗时机。香港泌尿肿瘤科学会及香港泌尿外科学会昨日表示,去年组成专家小组,制定前列腺癌“跨专科治疗指引”。

  • 日本研发出用少量血液诊断5种癌症的新方法

    日本千叶县癌症中心(千叶市)27日宣布开发出一种新的检查法,通过几cc血液能够以近90%的准确率诊断出是否患有5种癌症,其特征是检测血液中金属等微量元素的浓度。力争获得国家批准,并在2019年度投入实际应用。

  • 喜讯!诺华靶向抗癌组合疗法Tafinlar+Mekinist...

    瑞士制药巨头诺华(Novartis)肿瘤管线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靶向抗癌组合疗法Tafinlar+Mekinist用于III阶段BRAF V600突变阳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完全切除后辅助治疗的突破性药物资格(BTD)。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该组合第三次被授予BTD,之前FDA已授予该组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BTD。

  • 把癌症变为慢性病,我们还有多远

    治愈所有癌症也不现实。的确有很多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治疗后顺利康复,但这只是“少数”。癌症作为整体,依然极端顽固。以现有的知识,无论西医、中医,治愈大部分癌症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大学生发明癌症检测仪:1滴血能筛查16种癌症

    “滴血验癌”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难点。在刚结束不久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东南大学MxHealth团队的癌症早期精准检测系统利用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光子晶体微球技术,设计出一款自动化检测仪,通过一滴血可完成16项癌症筛检,摘得大赛“银奖”。

  • 癌症药物网快讯:换个全新角度来认识癌症

    身体里有癌细胞其实并没有啥,在癌细胞全面失控爆发之前,其实对身体影响应该是很小的。30多岁的男性中,约30%的人前列腺已经存在癌变细胞,6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更高达70%,但其实只有14%的人会真正被诊断为前列腺癌。人体和癌细胞,完全可以共存很长时间,甚至终身共存的。就像地球上有人类,并不是注定要毁灭。在现代工业革命和人口爆炸之前,人类对地球整体生态没啥影响。

  • 癌症药物网快讯:免疫疗法能消灭癌症吗

    近日,药明康德与5位全球领军免疫疗法专家分别进行了一次长谈,听他们分享了使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现状,以及下一代免疫疗法的开发前景。这5篇访谈出炉后,在行业内受到了广泛关注。知名媒体《Drug Target Review》认为,这些系列访谈指出了免疫疗法的未来。今天,我们将这几篇访谈进行整理,一道分享给各位读者。

  • 浙江省癌症中心公布癌症防治核心知识调查结果

    据了解,问卷调查的结果还将被纳入国家卫生计生委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数据之中。这是《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重要部分,最终有助于国家制定防癌控癌的新策略。

  • 喜讯!癌症靶向治疗 有了新方向

    我国科学家日前在肿瘤抑制因子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一种转录因子的非剪切体对肿瘤抑制因子p53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 中国科学家发现肿瘤抑制因子新调控机制,助力癌症靶向治疗

    中国科学家日前在肿瘤抑制因子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一种转录因子的非剪切体对肿瘤抑制因子p53具有重要调控功能,为癌症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北京时间10月19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 全球首份癌症病例图谱发布 专家称新选靶点基因有助推动精准医疗

    日前,《科学》杂志刊登了瑞典科学家的重磅成果——全球首份癌症病例图谱“Atlas”,将数千种特定癌症相关基因与患者生存情况联系起来,发掘出32种不以癌症类型分类、但与80%人类癌症相关的“公共”基因,可作为潜在新药研发的精准靶点。新图谱被认为是肿瘤临床实践革命性改进的重要推手。

  • 科学家新研究揭示了糖与癌症之间的关系

    美媒称,比利时VIB生命科学研究所、鲁汶大学和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历时九年的一个联合研究项目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科学家们弄清了瓦尔堡效应——癌细胞快速将糖分解的现象——是如何刺激肿瘤生长的。这一发现为糖与癌症的正相关性提供了证据,也许会对癌症患者的定制饮食产生深远影响。研究结果载于知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

  • 记录总数:8686 | 页数:543  <...47347447547647747847948048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