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是否需要做结直肠癌筛查
结直肠癌是下消化道(结肠和直肠)的癌症,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俗称“大肠癌”。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人最常见的五种肿瘤之一,我国每一万个人中就有2人患有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的终身发病率为4.5%,约90%的病例发生在50岁之后。
由于结直肠癌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而晚期结直肠癌基本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筛查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即使没有察觉症状,也要开始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筛查检测手段包括: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CT结肠成像和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是最常用的筛查方式,也被认为是结肠癌筛查和检测的黄金标准。癌前病变(如息肉)可通过结肠镜检查被查出,从而预防由息肉恶变发展而来的结直肠癌。
结肠镜检查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优点,通常是在患者镇静麻醉状态下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感觉舒适。而且,病变部位(如息肉)常常可在检查的同时予以摘除。
结肠镜检查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几率很低(约为0.2%),因此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式。检查可能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在息肉摘除过程中发生出血或穿孔。相较于年纪轻的患者,年龄较大的人(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产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有所增加。
哪些人需要更早做结肠镜检查?年龄和家族史是结直肠癌最为重要的两个风险因素。对于有直肠出血、排便习惯改变、持续性腹痛、便秘、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或贫血等现象的人士而言,应当考虑更早地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有结直肠癌或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特别是有一级亲属在50岁前被诊断出此类疾病的人,也同样需要更早地进行筛查。炎症性肠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结直肠癌风险,他们应当与消化科医生讨论来决定何时进行筛查。
第一次筛查后,何时进行重复筛查取决于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以及早前结肠镜检查的结果。此外,最初没有做结肠镜检查而采用其他筛查和检测方法的患者,必须进行结肠镜检查来对异常的检查结果做进一步评估。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