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每天7500人因此而丧命 降低癌症发病率需早诊早治
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对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据统计,中国2015年有280多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
中国平均每天7500人因此而丧命降低癌症发病率需早诊早治排名前十位的癌症
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肺癌在我国男性患者中排在首位,占癌症总数的23.41%,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这五种癌症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1/2,之后为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脑癌和淋巴癌。在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当中,其中17.28%患有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子宫颈癌、肝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子宫体癌和卵巢癌。
根据相关预计,我国2015年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
降低癌症发病率,早诊早治
中国的癌症人数及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上升,但真正的悲剧是,这些病例中大多数本都是可以预防的。导致中国癌症人数日益增加的原因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酗酒、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
中国的吸烟问题尤其令人担忧,中国有超过3.15亿烟民,而且人数仍在增加。近半数的中国男性吸烟,因为肺癌导致的死亡占癌症死亡的30%。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
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中统计显示,3.5%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时每30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酒精造成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平均每天摄入酒精50g以上者患癌风险大约是不饮酒者的4~7倍。而在停止饮酒后20年,食管癌的发生风险会回落到与不饮酒者没有显著差异的水平。
在饮食和运动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超过1/3的新确诊癌症患者,是由饮食质和量的问题以及缺少运动(活动) 而导致的超重和肥胖引起。其中,胃癌、肝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是中国男性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多吃水果蔬菜、平衡饮食、饮酒适量、积极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幅降低上述癌症和其他种类癌症风险的基本手段。
上述癌症预防为癌症的一级预防。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的观点,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并就此提出癌症的三级预防。其中,一级预防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二级预防为早期发现癌症并予以及时治疗,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以利于早期发现癌前症状,这一点至关重要。除了极少数例外情况,早期癌症比晚期癌症致死性更低,也更易治疗,早期发现癌症能够挽救生命。
比如结肠、直肠癌的监测。由于肠癌的发生要经过息肉—腺瘤—肿瘤等病理过程,从临床前期病变发展到肿瘤,时间较长,因此早期筛查对肠癌来说很有价值。现实是,目前国内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仅为11%~15%,而超过80%的患者确诊肠癌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治愈效果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相比早期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的95%,可谓是天壤之别。
所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直肠指检,5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家族肿瘤史、家庭息肉史、息肉溃疡史及结肠直肠癌史者,应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每隔3-5年做1次肠镜检查。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