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
结直肠癌在中国发病率排名前三,但结直肠癌是诸多癌变中为人类了解最全面、研究最彻底的一类,且还是为数不多的几种看得见、治得好的癌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念,早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将“健康中国2030”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管理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癌症新发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研究发现,人们身边的致癌物有很多,比如每天吃50克的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那么,平日爱吃加工肉的人要如何排除隐患和担忧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倡“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理念,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其实,我们不需要惧怕结直肠癌,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从最初单个细胞出现异常并长成息肉,到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大约需要10到15年时间,绝大多数息肉都可以在早期通过常规筛查检测到,并在发生癌变之前切除。
年轻人也可能患结直肠癌,但50岁之后患结直肠癌的几率会显著增加。不过,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专家表示,肠癌高死亡率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目前中国肠癌早诊率低于10%,因为早期肠癌患者几乎无任何不适症状,不会主动就医。肠癌的发展有一个渐变过程:增生→小腺瘤→大腺瘤→重度非典型增生→早期腺癌→晚期腺癌,而早期发现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由于对肠镜检查的恐惧,中国目前只有不到10%的适龄自然人群进行肠镜检查。这很显然,市场急需一种无痛、无创、非侵入的早期肠癌检测手段来有效遏制肠癌死亡率的大幅度上升。近年来,针对结直肠癌的粪便脱落细胞的分子DNA检查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粪便脱落细胞检查是一种先进的粪便检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这意味着检测的准确率更高)。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时代的最重要技术基础之一。未来,“互联网+”或让癌症筛查实现居家自助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