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克星竟是他? 研究称寨卡病毒能杀死脑癌干细胞
会对胎儿大脑造成严重伤害的寨卡病毒,有一天可能成为治疗致命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项新研究称,寨卡病毒能够针对性地杀死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干细胞,其与常规治疗手段结合,或可提高此类癌症患者的生存几率。
研究人员5日在《实验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寨卡病毒会绕过大部分肿瘤细胞而专门攻击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干细胞,这恰好与目前手术后化疗或放疗这种常规治疗手段形成互补。后者虽能杀死大部分肿瘤细胞,但会遗留少量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这些干细胞会继续分裂,导致癌症复发。
寨卡病毒
为验证寨卡病毒的这种能力是否有助于活体动物脑癌的治疗,研究人员进行了小鼠实验。他们分别将病毒和安慰剂(盐水)直接注射到癌症小鼠的脑肿瘤中。两周后检测显示,注射病毒的小鼠肿瘤要明显小于注射安慰剂的小鼠;后续研究则表明,它们比后者活得更长。
研究人员称,要用寨卡病毒治疗人类脑癌,需将病毒直接注入大脑。这一想法看似疯狂,但研究人员认为是安全的,因为寨卡病毒的主要目标——神经祖细胞主要存在于胎儿大脑中,在成年人大脑中很少见。成年人即使感染了寨卡病毒,症状也不会很严重。此外,他们的研究表明,寨卡病毒不会感染非癌性脑细胞。
此前,英国科学家也表示,将测试用寨卡病毒来对付恶性胶质瘤的效果。美国研究人员强调,寨卡病毒在人体内的表现可能跟在小鼠体内不一样。即便将来的研究结果符合预期,任何基于寨卡病毒的疗法都要经过多年严格测试,以证明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受寨卡病毒影响的婴儿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近两年来南美洲一些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寨卡疫情,有证据显示这种病毒在感染怀孕女性后,会破坏胎儿发育中的脑部,最终造成小头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病变。
8月9日,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发现并证实,普通库蚊具备通过叮咬将寨卡病毒传播给人类的能力。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是拉美地区知名的医学研究机构,与巴西卫生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研究人员在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市附近的库蚊体内发现了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并确认寨卡病毒在库蚊体内也能进行复制。累西腓市是巴西受寨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今天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研究人员用一种特制的卡片捕捉到一些库蚊,随后在这些库蚊的唾液腺中发现了寨卡病毒。这意味着,库蚊能通过叮咬将寨卡病毒传播给人类。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