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武单抗对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
一系列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的Ⅱ、Ⅲ期临床实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化疗,新型的免疫靶向治疗药物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者已经转移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新一代的免疫靶向治疗药物包括CTLA-4单抗伊匹单抗(lpilimumab)和PD-1单抗纳武单抗(Nivolumab)、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等。
之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单用纳武单抗能够显著提高之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无BAR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一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客观缓解率。
那么纳武单抗对于晚期黑色素瘤的长期疗效如何呢?相关研究于10月25日发表在JAMA上,让我们来一起解读。

研究方法
随机、双盲、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
评价纳武单抗对于ECOG评分0或1分、无法手术切除的、之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无BARF突变的晚期(AJCCTNM分期Ⅲ、Ⅳ期)黑色素瘤患者的长期疗效;
随机1:1分为纳武单抗组(纳武单抗3mg/kg,2周一次加与达卡巴嗪对照的安慰剂,3周一次)和达卡巴嗪组(达卡巴嗪1000mg/m2,3周一次加与纳武单抗对照的安慰剂,2周一次);
首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
结果
1.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共入组患者418人,其中纳武单抗组210人,达卡巴嗪组208人。纳武单抗组最短随访时间38.4月,达卡巴嗪组38.5月;
2、纳武单抗组和达卡巴嗪组的中位存活期分别为37.5月和11.2月(HR0.46),三年总生存率为51.2%和21.6%,见下图。
三年无进展生存率纳武单抗组和达卡巴嗪组分别为32.2%和2.9%;
3、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纳武单抗组和达卡巴嗪组分别为15.0%和17.6%,两组中均无因药物毒性反应死亡的患者。
讨论
通过三年的随访,我们发现相较于达卡巴嗪,纳武单抗提高了无BAR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无论肿瘤PD-L1表达量的多少,相较于达卡巴嗪组,纳武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客观缓解率(ORR)均有提高。
总体来看,单独使用纳武单抗的治疗,在不增加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对肿瘤长期有效并且能够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
结论
单独使用纳武单抗的治疗能够为之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的无BARF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在使用PD-1抑制剂作为核心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辅助药物的组合方案在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
文章源自肿瘤时间,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