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二甲双胍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病因。虽然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下降,但与肝癌相关的生活方式与饮食危险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也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然而,二甲双胍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本文带来的一项研究结果弥补了这份空白,这项研究旨在探索二甲双胍治疗对于5093例肝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
1、试验设计
2000年到2016年,这项试验共招募了5093例肝癌患者,其中1917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者,3176例患者分到非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组内分为2组,一组接受过二甲双胍治疗,一组未接受过二甲双胍治疗。
2、试验结果
与未使用二甲双胍的T2DM患者相比,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T2DM患者肥胖发生率明显更高(81.7%VS72.7%,p=0.009)。二甲双胍组患者被诊断为肝硬化的频率明显降低(82.0%vs87.5%,p=0.007),肝功能明显改善(CPSA:69.2%vs47.4%,p<0.001),ALBI1级:25.9%vs.14.9%,p<0.001;胆碱酯酶(CHE)正常范围:66.9%vs.45.6%,p<0.001;正常血小板59.2%vs.45.0%,p<0.001)。此外,二甲双胍组患者接受肿瘤切除术的频率显著增加(22.1%vs.16.5%,p=0.024),进展到BCLC分期D期的概率显著降低(5.2%vs.13.4,p=0.000)。然而二甲双胍治疗对肿瘤病灶数量、大小、肝外病变、血管浸润、AFP水平无显著影响。
总体来说,虽然T2DM人群和非糖尿病对照组相比,mOS值没有差异(16vs15个月,p=0.712)。但是T2DM人群中二甲双胍组患者的中位OS比总体患者来说,显著延长(22个月vs.15个月,p=0.037),比起未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是明显更长(22个月vs.15个月,p=0.018)。
3、结论
这项多中心的研究证明了,在5093例肝癌患者中,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中位OS明显更长(22个月vs15个月)。这项试验中,40%的患者被诊断为T2DM,也再次证实了T2DM与肝癌的密切相关性,预示着二甲双胍对肝癌的潜在疗效。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