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告诉你乳腺癌靶向药如何选择
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HER2阳性的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25%左右,这种类型的乳腺癌进展快、易复发转移且预后不良。而靶向HER2基因的靶向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近几年,HER2靶向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乳腺癌患者该如何选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ASCO会议上的数据报道。
1. 来那替尼+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有效对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
ASCO会议上报告的Ⅱ期TBCRC022研究共纳入49例具有可测量、进展性、HER2阳性脑转移患者,所有患者接受来那替尼(240 mg,口服,每日一次)联合卡培他滨(750 mg/m2,每日两次)治疗14天,然后停药7天。按患者是否使用过拉帕替尼,分为拉帕替尼未治疗组(简称3A组)及拉帕替尼治疗组(简称3B组)。
结果显示:49例患者入组,队列3A(37例)和队列3B(12例)。在队列3A中,脑转移灶的有效率ORR为49%,队列3B中的脑转移灶的有效率 ORR为33%。队列3A和队列3B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和3.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3.3个月和15.1个月。最常见的3级毒性反应是腹泻(29%)。
综上,来那替尼+卡培他滨在晚期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展现出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重视。
2. 对于经治HER2+转移性乳腺癌,来那替尼完胜拉帕替尼
NALA研究比较了来那替尼+卡培他滨方案(NC)和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方案(LC)对经过抗HER2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发现NC方案疗效更佳,两者安全性相近。
研究共招募了621名曾接受抗HER2治疗的IV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NC组(307人)和LC组(314人)。研究的主要终点为集中评估的PFS)和OS,次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PFS、ORR、临床受益率(CBR)、缓解持续时间(DoR)和症状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干预等。
结果发现,NC组6/12个月时的PFS明显优于LC组(47.2% vs 37.8%, 28.8% vs 14.8%),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4%(HR=0.76, p=0.006),NC组6/12个月时的OS(90.2% vs 87.5%, 72.5% vs 66.7%)也具有改善的趋势(HR=0.88, p=0.2086)。
因此,对于经过抗HER2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来那替尼+卡培他滨方案比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方案疗效更佳,两方案安全性相近。
3. 吡咯替尼+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疗效卓越
吡咯替尼是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抗HER2靶向药物。该III期研究纳入2016年7月-2017年11月国内279例既往接受过紫杉烷和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患者按照2:1随机分组,分别给予每日1次吡咯替尼400mg或安慰剂(21天1个周期)联合卡培他滨(1000mg/m2每日2次,第1-14天),研究的主要终点是PFS。安慰剂+卡培他滨组疾病进展的患者则接受吡咯替尼的单药后续治疗。
结果显示,吡咯替尼+卡培他滨组患者(n=185)的PFS相比安慰剂+卡培他滨组(n=94)显著延长(11.1 vs 4.1个月),ORR显著提高(68.6% vs 16.0%)。安慰剂+卡培他滨组有71例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改用吡咯替尼单药继续治疗,这71例患者采用吡咯替尼单药治疗的ORR为38.0%,中位PFS为5.5个月。研究中最常见(≥5%)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为腹泻(30.8% vs 12.8%)、手足综合征(15.7% vs 5.3%)。
去年吡咯替尼凭借II期临床研究结果获批HER2阳性乳腺癌晚期一线、二线适应症,在上市7个月后便被写入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以2A级别推荐用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的治疗。此III期研究再次见证了它的卓越疗效。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