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保健品竟可能促进肺癌转移
在上周出版的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中,两项关于肺癌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来自美国与瑞典的两支科研团队分别发现,一种叫做Bach1的蛋白质能让肺癌发生转移。而一些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保健品,竟可能会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
▲一种叫Bach1的蛋白质是肺癌转移的关键分子(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两项研究之所以会得到大量关注和报道,与肺癌的巨大危害有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的统计,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每年,它都会带走将近200万条人命,甚至超过了死于结直肠癌与乳腺癌的患者总和!
肺癌如此致命,很大原因在于它容易发生转移。由于肺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的肺癌已经出现了局部或是全身的转移,极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如果我们能搞清楚肺癌转移的关键,会怎样改变患者的生活?这正是科学家们想要回答的问题。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们对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常见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大约30%的病例带有NRF2和KEAP1的突变。这个发现很有意思,因为这两个蛋白质作用于同一条“抗氧化”通路!
具体来看,NRF2是细胞内抗氧化反应的主要开关,而KEAP1则能让NRF2发生降解。在肺癌病例中,基因突变要么让NRF2变得稳定,要么让KEAP1失去作用,无法降解NRF2。简单来说,这些突变会让细胞里的NRF2活性上升。
那么,肺癌为啥要让NRF2的活性上升呢?顺着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们进一步探索了NRF2的作用通路。他们发现,激活后的NRF2能够促进一种叫做HO-1的酶的表达,这会促使它降解血红素(heme),最终使得一种叫做Bach1的蛋白能够趋于稳定。
▲NRF2通过HO-1稳定Bach1的作用通路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而Bach1是一种让细胞更容易发生迁徙的蛋白。如果肺癌细胞发生了突变,导致NRF2的活跃和Bach1的稳定,这些肺癌细胞就更容易发生转移。后续的实验也表明,KEAP1通过降解NRF2,可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而NRF2与HO-1通过稳定Bach1,可以促进癌细胞的转移。
第二项研究则从“保健品”的角度,证实了Bach1对肺癌转移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们指出,长期服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是维生素E,也会降低血红素的水平,使得Bach1蛋白趋于稳定,促进癌细胞转移。
考虑到Bach1在肺癌转移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们顺着这些发现,找到了控制肺癌转移的潜在思路——通过抑制Bach1上游通路的HO-1,或是抑制Bach1下游通路里的糖酵解,我们有望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抗氧化剂稳定Bach1刺激肺癌转移的机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这不光是一种设想,还在实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科学家发现,即便是经过了抗氧化剂的处理,或者是Bach1蛋白得到了稳定,一种针对糖酵解的MCT-1抑制剂(AZD3965)依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值得一提的是,AZD3965目前已经位于1期临床试验之中,评估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这两篇发表于《细胞》的研究,则表明它还有望对肺癌进行治疗。《细胞》杂志的官方专文介绍中也指出,未来,也许通过检测患者是否带有NRF2与KEAP1的突变,我们可以为他们带来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抗氧化”保健品竟可能促进肺癌转移
来源: 学术经纬 2019-07-17A-A+
在上周出版的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中,两项关于肺癌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来自美国与瑞典的两支科研团队分别发现,一种叫做Bach1的蛋白质能让肺癌发生转移。而一些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保健品,竟可能会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
▲一种叫Bach1的蛋白质是肺癌转移的关键分子(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两项研究之所以会得到大量关注和报道,与肺癌的巨大危害有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去年的统计,肺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每年,它都会带走将近200万条人命,甚至超过了死于结直肠癌与乳腺癌的患者总和!
肺癌如此致命,很大原因在于它容易发生转移。由于肺癌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的肺癌已经出现了局部或是全身的转移,极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如果我们能搞清楚肺癌转移的关键,会怎样改变患者的生活?这正是科学家们想要回答的问题。
在其中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们对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常见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大约30%的病例带有NRF2和KEAP1的突变。这个发现很有意思,因为这两个蛋白质作用于同一条“抗氧化”通路!
具体来看,NRF2是细胞内抗氧化反应的主要开关,而KEAP1则能让NRF2发生降解。在肺癌病例中,基因突变要么让NRF2变得稳定,要么让KEAP1失去作用,无法降解NRF2。简单来说,这些突变会让细胞里的NRF2活性上升。
那么,肺癌为啥要让NRF2的活性上升呢?顺着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们进一步探索了NRF2的作用通路。他们发现,激活后的NRF2能够促进一种叫做HO-1的酶的表达,这会促使它降解血红素(heme),最终使得一种叫做Bach1的蛋白能够趋于稳定。
▲NRF2通过HO-1稳定Bach1的作用通路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而Bach1是一种让细胞更容易发生迁徙的蛋白。如果肺癌细胞发生了突变,导致NRF2的活跃和Bach1的稳定,这些肺癌细胞就更容易发生转移。后续的实验也表明,KEAP1通过降解NRF2,可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而NRF2与HO-1通过稳定Bach1,可以促进癌细胞的转移。
第二项研究则从“保健品”的角度,证实了Bach1对肺癌转移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们指出,长期服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是维生素E,也会降低血红素的水平,使得Bach1蛋白趋于稳定,促进癌细胞转移。
考虑到Bach1在肺癌转移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们顺着这些发现,找到了控制肺癌转移的潜在思路——通过抑制Bach1上游通路的HO-1,或是抑制Bach1下游通路里的糖酵解,我们有望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抗氧化剂稳定Bach1刺激肺癌转移的机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这不光是一种设想,还在实验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科学家发现,即便是经过了抗氧化剂的处理,或者是Bach1蛋白得到了稳定,一种针对糖酵解的MCT-1抑制剂(AZD3965)依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值得一提的是,AZD3965目前已经位于1期临床试验之中,评估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这两篇发表于《细胞》的研究,则表明它还有望对肺癌进行治疗。《细胞》杂志的官方专文介绍中也指出,未来,也许通过检测患者是否带有NRF2与KEAP1的突变,我们可以为他们带来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来信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