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利用肺肿瘤线粒体活性预测肿瘤对药物的反应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和David Geffe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非侵入性成像方法发现了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这种方法可以追踪肺肿瘤中的线粒体活动。其活动水平可能预测哪些肺癌患者对以线粒体功能为靶点的I型复合物抑制剂有良好反应,以及哪些患者可能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抵抗性。在这项研究之前,还没有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可以跟踪肺肿瘤中的线粒体活动。
线粒体通常被认为是细胞的动力源,在维持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不杀死生物体的情况下获得动物线粒体活动的清晰图像。科学家面临的挑战是找到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获取活组织中线粒体的图像,以便更好地了解肺肿瘤如何利用线粒体促进其生长。
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名为18F-BnTP的电压敏感性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探针来检测肺癌小鼠模型中的线粒体活性。用示踪剂注射肺肿瘤小鼠,用PET扫描肺肿瘤。成像后,手术切除肿瘤,以便分析线粒体的功能和活性。
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活肿瘤中的线粒体活动,并表明活动水平在决定一个人的肿瘤是否会对I型复合物抑制剂产生反应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能会指导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该研究还表明,PET成像可以成功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来读取肺肿瘤中的线粒体活动。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杂志的网络版上。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是David Shackelford,他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Geffen医学院的肺科和重症监护医学副教授,同时也是Jonsson癌症中心的成员。第一作者是Milica Momcilovic博士,Geffen医学院的高级研究科学家。(生物谷Bioon.com)
参考资料:
David B. Shackelford et al. In vivo imaging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ure (2019). DOI: 10.1038/s41586-019-1715-0 , https://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15-0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