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辉瑞新视角乳腺癌高峰论坛:以诊疗均质化引领乳腺癌防控关键十年
2020年6月14日,由辉瑞公司主办的“第十届新视角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线上同时拉开帷幕。本届学术大会以“十载同新”为主题,与会专家分享了十年乳腺癌防控成果,解读了前沿诊疗策略趋势,以期推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学术发展及诊疗均质化,进而帮助更多乳腺癌患者提高生存获益、改善生活质量,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总体目标。
第十届新视角乳腺癌高峰论坛采用创新的云端会议模式,全国数千名乳腺癌及相关领域专家和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应邀为大会致辞。通过临床交流及多学科协作探讨,推动中国乳腺癌诊疗“全方位、全周期“理念的临床实践发展,构建全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与质量控制体系,为乳腺癌领域专家打造多维度、全方位、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
共航十年,力促中国乳腺癌防治创新突破,推行诊疗规范化、均质化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得益于早期诊疗技术的提高,以及内分泌、靶向药物的出现,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预期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虽然晚期乳腺癌治疗难度仍较大,但创新药物的引入及治疗手段的改进,都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希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指出:“过去十年,中国乳腺癌治疗领域发展迅速,治疗目标和理念均有较大转变,既往的治疗以改善生存为主,现在是以人为本,对患者全方位的关怀与照顾,关注全程,动态监测和个体化治疗。在晚期乳腺癌治疗方面,随着CDK4/6抑制剂这一创新药物的上市,打破了过去过度依赖单一化疗的治疗局面,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生存希望。创新药物给乳腺癌的治疗带来跨越式突破,未来围绕靶向药物的研发和治疗必将推动乳腺癌更精准更快速的发展,将乳腺癌真正转变为 ‘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实现肿瘤病人“早期可治、晚期可控”的肿瘤防治目标。
在乳腺癌治疗领域临床技术发展的同时,专家们也指出目前乳腺癌防控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和级别的医院诊疗水平差异拉大,医院间及院内多学科合作需加强,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严重制约了中国乳腺癌治疗领域整体发展。 “健康中国2030”已进入“关键十年”,国家已将乳腺癌作为首个“单病种质控”试点瘤种,与会专家呼吁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乳腺癌规范化诊疗和质控体系,确保广大乳腺癌患者获得规范化、均质化的诊疗服务。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表示,“随着精准、规范化诊疗在全国各级医院的推行,我们也同步更新我国的乳腺癌诊疗指南。临床乳腺癌专家每年在吸收学术前沿、借鉴国外指南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内现状,开展中国创新,发布适合国情的乳腺癌诊疗指南。同时组织学会专家,在各省市、地区开展《指南》巡讲活动,普及和推进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工作,缩小诊疗水平差异,使更多基层医生和更广泛的患者获益。此外,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我们同时紧随时代脉搏,临床中推出乳腺癌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助力患者和医生制定更加规范化、个体化、智能化的医疗决策。”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来信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