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DDR1有何不同?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放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又一把抗癌利器,但其治疗效果往往受到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TME中不仅存在多种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还有一层细胞外基质(ECM)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影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浸润,大大降低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最近,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向肿瘤外的这层物理屏障发起
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放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又一把抗癌利器,但其治疗效果往往受到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TME中不仅存在多种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还有一层细胞外基质(ECM)组成的“物理屏障”,严重影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浸润,大大降低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最近,来自乔治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向肿瘤外的这层物理屏障发起挑战,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的关键分子,竟是阻止免疫细胞靠近肿瘤的“罪魁祸首”。抑制DDR1的表达可以降低TME中的免疫抑制作用,为肿瘤免疫治疗铺平道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3日的Nature杂志上。
DDR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以往许多研究都发现,DDR1与一系列肿瘤进展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女性第一大癌症“杀手”——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所有乳腺癌的15%左右,特点是恶性程度高且侵袭性强,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缺乏有效治疗靶点,一直是一项医学难题。
研究人员把目标对准了影响免疫细胞浸润肿瘤的ECM上,以往直接靶向ECM的策略均未能解决免疫抑制难题。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在癌症进展过程中,一种叫作DDR1的关键分子可以使ECM变为高度有序的状态,就像在肿瘤周围包裹上一层“铁丝网”,这样一来,免疫细胞就难以浸润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了。
研究人员在多个TNBC小鼠模型中敲除了DDR1,结果表明沉默DDR1可以促进肿瘤内T细胞的浸润,并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从机制上来讲,DDR1胞外结构域可以增强ECM中胶原蛋白的结合,使胶原纤维致密排列,阻碍了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浸润。
基于这项肿瘤免疫抑制新机制,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Zhiqiang An教授开发了一种靶向DDR1的中和抗体,可破坏ECM中胶原纤维的排列,提高免疫浸润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免疫抑制机制,提出了通过重新配置肿瘤ECM来解除免疫抑制的可行路径,并揭示DDR1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生物谷Bioon.com)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