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物抑制胰腺癌以及癌肝转移的新思路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指胰腺细胞发生癌变而产生的肿瘤,这些肿瘤细胞具有侵犯其他组织的能力。因其早期通常没有症状,且这些症状通常不具特异性,所以发现胰腺癌时常常已经进展到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远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胰腺腺癌的预后通常很差,一年存活率和五年存活率分别仅有25%和5%;早期诊断的五年存活率则提高到约20%。
抑制胰腺癌肝转移
鉴于胰腺导管腺癌(PDAC)衍生的外泌体通过激活纤维化的转移前微环境来促进转移的作用,靶向和干预转移前器官以抑制远处转移已经对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出了挑战。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科/南京大学胰腺病研究所邹晓平教授团队在《Biomaterials Scienc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Pirfenidone-Loaded Exosomes Derived from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Cells Alleviate Fibrosis of the Premetastatic Niche to Inhibit Liver Metastasis”,阐述了利用胰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转移靶器官肝脏内肝星状细胞的靶向性,构建外泌体载药系统,运载抗纤维化药物,干预胰腺癌肝转移前肝脏内纤维化微环境的形成,可进而抑制胰腺癌肝转移。
该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 PDAC(PF@PCCEs)衍生的外泌体的自仿生药物递送系统,以将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PF)精确递送至纤维化的转移前器官。首先证实了PDAC 衍生的外泌体显著促进肝纤维化。然后制备的PF@PCCEs被HSCs(肝星状细胞)积极内化,随后减轻了HSCs的活化。PF 向转移前肝脏的输送影响了适合循环肿瘤细胞定植的生态位,进一步抑制 PDAC 的肝转移。因此,使用PF@PCCEs干预纤维化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以抑制PDAC肝转移的策略可能为肿瘤转移的治疗提供启示。
今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吕瑛/邹晓平/张舒课题组在期刊《Oncogene》发表文章“Hesperadin suppresses pancreatic cancer through ATF4/ GADD45A axis at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报道了基于小分子抑制剂库的高通量筛选,开创性地提出将Hesperadin用于治疗胰腺癌,系统阐明了Hesperadin通过激活ATF4/GADD45A轴引起胰腺癌细胞的死亡,并在多种临床前研究模型中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Hesperadin具有强有力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可控的毒性,阐明了Hesperadin诱导胰腺癌细胞死亡的详细分子机制,拓宽了我们对Hesperadin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认识。
参考文献
https://cancer.cmt.com.cn/detail/1459477.html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