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瘦”肿瘤,多学科联合让乳腺癌患者重获“生机”
年轻女子罹患乳腺癌,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多学科联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先“饿瘦”肿瘤,再进行联合手术,患者不但得到根治,也重建了乳房,重获“生机”。
36岁的胡女士(化姓)家住汉口,四个月前不幸确诊乳腺癌,之后她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针对胡女士的病情,考虑到其年轻,且对生活质量和外形的要求比较高,该院启动乳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由甲状腺乳腺外科牵头,组织肿瘤科、影像科、胸外科、整形美容科及病理科进行MDT协作,共同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胡女士首先在肿瘤科接受了新辅助靶向治疗加化疗,将肿瘤“饿瘦”。待病灶缩小以后,上周,甲状腺乳腺外科联合胸外科、医学整形美容科为胡女士进行了联合手术。经过乳腺改良根治术加胸腔镜下内乳区淋巴结清扫术加乳房假体植入术,胡女士的肿瘤不仅被彻底切除,且重建了乳房。术后病理显示,经过多学科联合诊治达到了肿瘤完全缓解,同时满足了患者的治愈且治好的需求。
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江明介绍,乳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年轻人中发生的乳腺癌,不少是遗传性的。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中有患乳腺癌者,则其患此病概率是常人的2.6倍。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体检的普及,大多数患者都能做到早诊早治,但也有不少复杂难治病例。通过近10年来由乳腺外科主导的多学科协作机制,该院专病中心团队开展了新辅助治疗、微创、腔镜、Ⅰ/Ⅱ期重建、超显微吻合等多种技术,应对各种复杂难治性病例。
专家提醒,一般来说,乳腺超声在女性体检中已普及并有着显著的作用,但在40岁以后,还应每隔1至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以更早地发现乳腺癌的苗头。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20岁起就要进入筛查程序。另外,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如: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2岁、大于35岁的高龄初产、独身未育、有乳腺癌家族史、一侧患乳腺癌、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射线辐射以及较严重的乳腺增生患者,应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