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获批晚期黑色素瘤一线治疗,多款新药正在研发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杨林宋陈琳辉)9月14日,默沙东宣布,其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此次批准,将产品说明书中黑色素瘤适应证由“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经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变更为“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9月16日,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喻娟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除PD-1抑制剂外,一些新药的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比如溶瘤病毒疗法RP1(vusolimogene oderparepvec)、ASTX727以及泛RAF抑制剂(Exarafenib)等,这些新型治疗方法有望为黑色素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喻娟介绍,根据2024年2月国癌中心发布的数据预估,中国黑色素瘤发病率约2.4/10万,年新发患者约3.5万人[1]。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一线治疗是指患者首次接受的治疗,通常是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制定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免疫治疗等。当一线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不能耐受时,患者会转向二线治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查询发现,除了默沙东外,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对于亚洲人和其他有色人种来说,原发于肢端的黑色素瘤约占50%,原发于黏膜占20%~30%。化疗是黏膜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的基础,PD-1单抗在辅助治疗皮肤黑色素瘤中发挥重要作用。”9月16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孟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发布的《2024年CSCO黑色素瘤指南》中,还将新增“PD-1单抗”作为皮肤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治疗Ⅲ级推荐。
参考资料:郑荣寿,陈茹,韩冰峰,等.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03):221-231.
文章源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推荐阅读: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