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原发性肝癌新药研发获进展
作者:陈祎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基于新学科“模块药理学”研发的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1.1类中药新药九味癥消颗粒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标志着中药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阶段进展。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国际上针对复杂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已经进入瓶颈期,中药复方新药研发在充分利用人用经验的思路上极大地发挥中药的底蕴和特色,若能有效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将克服机制不清、低水平重复开发等不足,充分体现中药复方调控多靶点的巨大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王忠团队在详细分析疾病发生底层逻辑和中药分层协同效应的基础上,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先后在《专家意见的药物发现》和《当今药物发现》上创建了新学科"模块药理学"。经过多年努力,团队完成了学科理论构建和系统性技术与方法,提高了复方复杂靶点的特异性与精准性,可进一步识别和优化方剂的药物组合,目前在实在性、层次性和结构性等方面拥有了系统的网络模块方法,获得国内外多个专利,并发现了靶向脑缺血的“л”结构模块和慢性冠心病的环状模块。在进一步发展网络药理学技术,完善建立模块药理学系列方法,解析中药复杂机制的背景下,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支持下,团队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建立了以模块为核心的中药新药研发模式,实践着一条利用现代技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之路。
据了解,九味癥消颗粒是利用“模块药理学”模式申报新药的第一个品种,致力于改变中药复方在肿瘤治疗中的辅助形象。而“模块药理学”模式有效融汇现代数据科学成果和中医历史经验,其所具有的具身智能特征将会推动更多、更好的中药新药研发,为实现我国“制药强国”目标做出贡献。
癌症药物网帮助您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由专业癌症药物网的药师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给予专业的个性化的指导意见,中国癌症药物网热线:400-700-0899。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