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7岁女子指甲长黑斑,没想到竟确诊癌症!医生:出现这些变化要警惕→
“指甲越来越黑,碰到就疼
连日常洗手、穿衣都受影响”
近日,福州27岁的陈女士怎么也没想到
19岁时发现的指甲黑斑
竟会在8年后癌变
这个被她忽视多年的“小问题”
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不起眼的指甲黑斑
竟是恶性肿瘤信号
8年前,当时19岁的陈女士偶然发现右手小指指甲下出现了一条细小的黑斑,因为不痛不痒,她没当回事。
可随着时间推移,黑斑逐渐变宽、颜色加深。她在当地医院做了活检,结果显示是“良性病变”。
但术后情况并未好转,黑斑继续蔓延,甲板颜色越来越暗,甚至一碰就疼,连洗手、穿衣都成了麻烦事。
意识到情况不对,陈女士转诊到了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
皮肤科翁立强主任医师为她做了皮肤镜检查,发现了关键线索:指甲纵向有深浅不一的棕黑色色素条带,甲板颜色混杂,更重要的是出现了Hutchinson征阳性——色素已累及甲周皮肤,这可是甲黑素瘤的重要警示信号。
翁立强解释,甲黑素瘤是起源于指甲基质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很容易被当成普通的甲下淤血或痣。
这些指甲变化要警惕
教你区分良恶性
由于陈女士的病情进展迅速,且已经出现触痛,提示可能累及深层组织。医院整形外科团队为她制定了精准的扩大切除方案,在彻底清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了手指功能。
术后病理证实了诊断,好在切缘干净,不用进一步放化疗,目前陈女士恢复良好,已回归正常生活。
翁立强强调,甲黑素瘤在亚洲人群中并不罕见,却常因大家认知不足而延误诊治。当指甲出现这些变化,要及时就医:
●色素条带增宽超3mm或快速增大;
●黑、棕、蓝等颜色混杂且边界不清;
●甲周皮肤变黑;甲板隆起、开裂或出血;
●伴随疼痛或瘙痒。
翁立强提醒,即便初次活检结果为良性,若病变持续进展,也得二次评估。
那怎么区分甲黑斑的良恶性呢?
翁立强给出了判断要点
↓↓↓↓
●外伤性淤血多有碰撞史,颜色会随指甲生长逐渐向甲缘移动;
●甲母痣多为均匀的棕黑色细线,生长缓慢;
●真菌感染常伴随甲板增厚、有碎屑,抗真菌治疗有效。
符合这些“警示特征”的黑斑,
就需要通过病理
确诊是否为黑素瘤
“早期甲黑素瘤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但一旦转移,预后极差。”翁立强呼吁,指甲虽小,却是健康的“晴雨表”,大家对身体的细微变化要保持警觉,才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