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晚期癌症患者被“吓”死
导读:有关研究资料显示,近80%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对疾病过度恐惧,而被“吓”死;相反,晚期肿瘤患者若能够坦然对待晚期肿瘤、积极配合与癌魔战斗,不仅可以延长生命,而且面临死亡时大多平静而安详。
首届“全国肿瘤病人社会心理关怀”学术研讨会,得出结论: 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治疗能取得很好效果,除关注肿瘤病人生理康复外,还必须关注心理康复,即应积极关注癌症病人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病人大多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有的甚至不久就发现复发转移。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是十分不利的。
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精神崩溃导致1/4的癌症患者治疗后存在的复发转移。
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与之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生活信仰等都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
中国癌症药物网提醒肿瘤患者及家属:社会各界应对癌症病人及家庭这个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心理关怀。有资料表明,凡接受社会心理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复发率较低。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