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晚期癌症患者被“吓”死
导读:有关研究资料显示,近80%的晚期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对疾病过度恐惧,而被“吓”死;相反,晚期肿瘤患者若能够坦然对待晚期肿瘤、积极配合与癌魔战斗,不仅可以延长生命,而且面临死亡时大多平静而安详。
首届“全国肿瘤病人社会心理关怀”学术研讨会,得出结论: 对肿瘤病人进行心理治疗能取得很好效果,除关注肿瘤病人生理康复外,还必须关注心理康复,即应积极关注癌症病人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病人大多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有的甚至不久就发现复发转移。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是十分不利的。
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精神崩溃导致1/4的癌症患者治疗后存在的复发转移。
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与之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生活信仰等都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
中国癌症药物网提醒肿瘤患者及家属:社会各界应对癌症病人及家庭这个特殊群体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心理关怀。有资料表明,凡接受社会心理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复发率较低。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