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应注意康复期内的锻炼误区
跑步等运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也是总所周知的事情,但是跑步的好处不仅仅是对普通人群而言,对于癌症患者同样也起着不错的作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首次证实,跑步等锻炼有助于延缓肿瘤的生长。
尽管跑步等体能锻炼可以延缓肿瘤的生长,但是癌症患者在康复期内也应注意锻炼的误区。

肿瘤患者应注意康复期内的锻炼误区
1、急于求成,过度锻炼。
不同时期的肿瘤患者所需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不尽相同。肿瘤患者手术后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地进行全身运动是非常必要的。患者在术后1~7天后就可根据情况进行离床活动,这些活动往往需要家属的协助和监护,可以在床边活动或走动。
如果手术创伤较重,或者是术后体力较差不能下床,可以在床上做些力所能及的肢体运动并经常翻身,即使是这些轻微的活动也对早日排气排便非常有利,还可以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伤口愈合。
身体恢复良好,就可以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的内容,从气功、散步、瑜伽到太极拳、慢跑等都可以选择。肿瘤患者经过的临床综合治疗以后,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对疾病的康复大有益处。
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还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解除患者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2、不明自身状况,盲目锻炼。
患者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请医生较全面的检查一次身体,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状况的运动项目。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还须要善于自我观察,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并定期复查身体,以便随时调整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另外,如果遇到体温升高、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病情复发等情况时,最好停止锻炼,以免发生意外,并及时地向医生咨询,获得更多的帮助。而化疗完成后,肿瘤患者常出现血象下降,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症状,这时即使患者没有出现疲乏无力的感觉,也应该适当减少运动量,同时在运动中尤其要小心打击和碰撞,避免外伤所致的出血。
3、加大运动,效果不一定就更好。
很多患者知道体疗对于抗癌有帮助时,就觉得我多锻炼,加强锻炼,效果就会更好。其实不然,癌症患者无论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强调劳逸结合,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要适当的休息,切不可运动过度,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甚至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复发和转移。
中国癌症药物网温馨提醒:由于肿瘤患者是特殊的人群,而且术后身体都虚弱。因此,肿瘤患者的运动基本原则是:少量多次,量力而为,循序渐进,做到劳而不倦。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