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咱们国家的炎热天气还将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今天我们的文章不给大家介绍新药、新治疗措施,而是将妙佑医疗国际新闻网的一个小贴士翻译过来,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夏季的安全护理方面。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恶性肿瘤,尤其在中国等亚洲地区具有高发病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寻找适用于不同地区和患者群体的分期系统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一项新研究,题为《中国肝癌分期系统在HCC患者中的优越性:TACE治疗效果的深入分析》,旨在评估中国肝癌(CNLC)分期系统相对于巴塞罗那肝癌(BCLC)分期系统在中国初诊HCC患者中的预后表现,特别是对于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的患者。
8月23日,罗氏公布了III期SKYSCRAPER-01研究第二次中期分析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TIGIT单抗tiragolumab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对比阿替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高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在第二次中期分析中,主要终点总生存期(OS)尚未成熟,Tiragolumab+阿替利珠单抗组的预估中位OS为22.9个月(95%CI:17.5,NE),而阿替利珠单抗单药组的中位OS则为16.7个月(95%CI:14.6,20.2),风险比(HR)为0.81(95%CI:0.63,1.03),联合治疗方案降低了19%的死亡风险。
肝硬化是一种肝组织受到严重瘢痕化的疾病,它经常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包括门脉高压(PHT)和肝细胞癌(HCC)。PHT直接影响了HCC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生存率。门脉高压和胃食管静脉曲张是严重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来,一篇研究评估已有的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不同BCLC(巴塞罗那肝癌分期)阶段的HCC患者,以更好地预测和预防门脉高压和胃食管静脉曲张。预防PHT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即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拮抗剂(NSBBs),这些标准在病毒性和酒精相关的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已经得到确认,但是否适用于HCC患者尚不明确。
KRAS突变是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第二大常见的基因突变,在多种癌症中均有突变(常见有结肠癌和肺癌、胆管癌、小肠癌、皮肤癌、膀胱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其中胰腺癌突变率高达90%)。中国KRASG12C发生率为2.8-5%。2021年5月28日,索托雷塞(Sotorasib,AMG-510)获得FDA加速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一次系统治疗的KRASG12C突变的NSCLC患者。
通过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放大基因组不稳定性一直是一种强大但非选择性的杀死癌细胞的方法。精准医学通过提出选择性靶向癌细胞的概念彻底改变了癌症治疗。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抑制剂)作为初批进入临床的靶向DNA损伤反应的药物,代表了精准医学的成功范例。
药物引起的肝衰竭是欧洲和美国急性肝衰竭的常见原因,而病毒感染(主要是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是发展中国家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引起肝衰竭的病例中,为常见的致病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对于肝衰竭,早期肝移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因为只有50%到60%的药物性肝衰竭患者在不进行肝移植的情况下存活。
ICC是第二常见的恶性肝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上升。为了准确预测预后并确定治疗策略,需要一个准确的分期方案。目前,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系统是常用的恶性肿瘤预测模型。与第7版相比,第8版AJCCICC分期系统进行了一些重大修改,但其预后相关性并不比以前的分期系统更好,特别是N分期广受批评。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约10%-20%的患者在初始诊断时发生脑转移,20%-40%的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生脑转移。肺癌脑转移的发生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患者可出现头痛、偏瘫、语言障碍等神经逻辑损害症状。脑转移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供有效的局部控制并延长生存。目前肺癌脑转移虽有靶向治疗、系统化疗、放疗、手术、鞘内化疗及保守治疗多种治疗手段,但由于副作用、耐药及血脑屏障等原因,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需要更好的方法以满足临床需求。
今天的文章是关于一个微卫星稳定型(MSS)、PD-L1表达阴性的肝转移肠癌病人,通过使用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后,所有可见肿瘤病灶消失,我们一起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先做个小剧透——基因损伤修复(DRR)途径的基因突变、较高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关键。
肝癌,也被称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简称HCC),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肝脏的细胞。这种癌症是全球第六常见的癌症,并且在许多国家都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肝癌有着高度危险的特点,它可以长时间不被察觉,直到进展至晚期,因此很难治疗。许多肝癌患者通常在确诊后的几年内去世。
肺癌近来已成为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癌症死亡的常见原因。预计到2030年,肺癌将成为七大死因之一,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除了高死亡率之外,癌症给政府、患者和家庭护理人员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相当大的经济和财政负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此篇综述对估计肺癌疾病成本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以比较研究之间的成本并归纳影响成本的因素。
化疗无效,肿瘤持续进展,50岁的M先生在与癌抗争近20年时陷入绝境。幸运的是,在接受了一款国研创新药物的治疗后仅2个月,病灶缩小61%,评效达到部分缓解(PR),近来一次复查结果显示靶病灶全部消失,达到了完全缓解(CR)。与癌对抗20年,这一次,他赢了!
在接受了新型个体化免疫疗法后,3名患者肿瘤显著缩小,其中2名患者在6个月和10个月内获得了部分缓解。1名已经出现肝脏、淋巴结和纵隔转移的非常幸运的晚期患者肿瘤持续完全消退长达10年,重新回到正常生活!
近日,德琪医药发布公告称,其全球一个(first-in-class)的抗CD24单克隆抗体ATG-031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据介绍,ATG-031是一款完全由德琪医药自主研发和开发的、全球一个在肿瘤治疗领域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抗CD24单克隆抗体,也是其第3个在美国获批开展临床研究的产品。
从一定程度来说,癌症是人体细胞因为特定基因在特定位点突变导致的疾病。所以癌症一定存在基因层面的问题,这个说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现在对基因层面的变异还不能说100%的了解清楚了。因为人体细胞的基因变异除去DNA序列变化,还有序列上的一些修饰。以及可能涉及到的小RNA分子调控等等。但是我们现在市面上的基因检测产品,只能检测到DNA序列层面的变化。有一些检测公司有RNA捕获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