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代科学已经明确癌症本身不会通过接触传染给他人,但在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关于癌症传染性的误解。这种误解可能源于对癌症病因的不了解,以及对疾病传播机制的混淆。事实上,癌症是由于体内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病。因此,与癌症患者互动不会导致癌症的传播。
近期,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好的消息,莫过于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治疗了。我国批准了靶向BCMA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上市,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免疫细胞治疗骨髓瘤已经具备了在临床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患者和医学界而言的也是重大突破。
癌症到底可不可以预防?关于这个话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ICU副主任医师薄世宁曾经开过一个玩笑:“不想得癌症,就要早死。”“这话有点儿绝对,但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人随着年龄增长,患癌的风险也在增加。”在9月2日举办的第6届“西湖对弈·癌症早筛与防治跨界高峰论坛”上,薄世宁重新提起了这句“玩笑话”,为了强调癌症筛查的重要性,他介绍了“三个40”理论,即人在40岁以后,患癌的风险呈指数增长;40%的人因为癌症而去世;即便避免了所有不良生活方式,也只能降低40%的患癌风险。
美国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基于光的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并且可生物降解的肿瘤靶向纳米球,能将肿瘤检测和监测与有效的光触发癌症治疗相结合,显著提高了现有基于光的疗法的有效性。相关研究4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期刊《ACS Nano》杂志上。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2020年胃癌新增病例1089103例,死亡768793例,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胃癌的流行病学分布因性别和地理区域而异,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东亚和东欧的发病率更高。胃癌通常可以根据两个解剖亚型分类,此外也包括不同的组织学和分子亚型。
最近几十年,全球多个国家早发性癌症(通常指确诊癌症时的年龄<50岁)的发病率都在增加,包括早发性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头颈癌、食管癌、胃癌等等,严重威胁着年轻人的健康和寿命。
如果是癌症患者年龄很大的,那么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本身身体素质就不是很好,经过一系列的手术身体已经承受不住每一次手术对患者来说也是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所以如果年龄太大的患者,医生还是建议放弃治疗,以免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癌症的发病与原癌基因激活、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凋亡调控基因受阻有关,并与脂类代谢的异常有密切联系。南京邦德中医医院结合中医的结合“因”与西医的“病”之间的研究思路,开创性的提出《中医多联抗癌消瘤法》。
迄今为止,日益增长的癌症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凸显了当前癌症治疗方法的不足与低效。新纳米药物的创造及新的合成方法的研发与人民医疗、健康、安全以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也为癌症病人提供了新契机,因此,研发新型的纳米药物是目前肿瘤药物治疗的重大需求,具有广泛和迫切的临床使用需求。
2021年11月,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肿瘤子刊的一篇文章指出,癌症和心血管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炎症就是其中主要因素之一。
灵芝孢子粉、孢子油,冬虫夏草口服液、鱼软骨胶等。这些保健品在癌症患者群体中都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在保健品和食品厂商不惜重金,高强度广告和推销传销下,几乎乎所有的患者和家属都知道这些保健品可以“抗癌”。在手术或放疗、化疗之后,“只要有钱,都会买来吃”。这些保健品还成了亲朋好友探望癌症患者的“贵重礼物”。“病得太久,手术、放疗、化疗都怕了,尝试一些其他的办法,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不少患者和家属是这样想的。
恶性肿瘤现在尚无技术可以完全治愈并确保不复发,我们只能尽可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危人群多注意,出现不良的症状及时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限度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并且延长癌症的生存时间!
近日,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陈大卫和吴萌联合在《Journal for Immuno Therapy of Cancer》上发表研究论文“Inhibition of tumor intrinsic BANF1 activates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via cGAS-STING and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PD-1 blockade”,研究发现BANF1是由cGAS-STING通路介导的抗肿瘤免疫的关键调节因子。因此,本研究表明靶向BANF1是增强BANF1上调癌症免疫治疗的有效策略。
2023年7月,期刊《癌症》上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人的睡眠习惯、时间与癌症风险的大样本研究。研究分析了近1.5万人,结果显示,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少于6小时,白天也不睡午觉,那意味着患癌风险高,更易患癌。
由于咱们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是逐渐升高。2020年,我们国家新诊断的结直肠癌病例和相关死亡病例占到了全球三分之一,这其实给国家和患癌家庭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来我们癌度写了几篇胰腺癌的稿件,癌度胰腺癌的病友群大家讨论的也比较热烈,我们也非常希望给到大家一些新的治疗线索,今天的稿件是近来两篇文献的相关研究,当然这些文献专业性非常强,咱们只需要明白相关的结论和重点思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