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PROTAC靶向降解具有促进肿瘤功能的蛋白质NAMPT的有益效果和可行性,能够达到传统酶抑制剂难以实现的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强调了ANGPTL4的蛋白裂解依赖性的促肿瘤和抗肿瘤功能的空间背景,并确定了验证了nANGPTL4作为肿瘤进展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以及抗转移的治疗性制剂。
循环浆细胞≥2%是隐藏型原发性PCL的生物标志物,并支持在MM诊断过程中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循环浆细胞从而识别超高风险的患者。
恢复筛状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信号的潜在治疗机会,这或许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机会。
METTL5调控的18S rRNA的m6A修饰是确保80S核小体正确募集组装的必要条件,从而维持mRNA的稳定翻译,促进脂肪酸的过度生成与氧化,使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肌球蛋白-10或许在乳腺癌早期阶段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其与肿瘤限制基底膜有关,而且在后期阶段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并能促进癌细胞的扩散。
保守的细胞指引结构机制,其中Unc5-GPC3复合体之间精细化平衡的相互作用或能调节细胞的迁移过程。
液体活检是指对血液样本进行的检测,以寻找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DNA片段,液体活检可用于帮助早期发现癌症、指导治疗、检测癌症复发等。
Tremelimumab是一款抗CTLA-4单抗,通过阻断T淋巴细胞表面的CTLA-4的活性,加强T细胞的活化并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促进癌细胞死亡。Durvalumab则是一款抗PD-L1抗体,此前已在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及胆道癌获批适应症。D+T双免组合在许多癌种中展现很好的疗效。
研究人员所开发的这种新型金源性化合物对于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小鼠对其耐受性却较好,这或许就能使其潜在地被开发成为新型癌症药物并用于临床研究中。
通过将FIT检测结果和NCPC评分结合组成的结直肠肿瘤风险分层模型被证实可以有效地分辨高危结直肠癌人群,从而有效提高结直肠癌筛查的效率。
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新的选择是溶瘤病毒免疫疗法,它使用野生型或基因修饰的病毒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并促进针对肿瘤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贝伐珠单抗作为一种抗血管生成药物,能够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至今被证实与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手段联合用药,调整剂量均有出色抑制肿瘤效果!贝伐珠单抗本身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其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及抗血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靶向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多纳非尼以口头报告的形式亮相2022 CSCO学术年会,受到了广泛关注。口头报告分别基于两项临床研究数据(NCT04418401、NCT04605185 )。结果显示多纳非尼分别在HCC术后高危复发患者以及不可切除HCC(uHCC)患者中产生了令人鼓舞的反应和良好的安全性。
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于11月5-12日在北京召开。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10月,有21个抗肿瘤创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上市,涵盖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不同癌种。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针对21款获批上市的抗肿瘤药进行了梳理。
“弱化疗、双免疫、大联合,将成为肿瘤领域一线治疗的发展趋势。”11月6日,第25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2年CSCO学术年会免疫治疗综合专场上,多位与会专家提及,以PD-1/PD-L1抑制剂为核心的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免疫单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