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难治、预后差的肺癌亚型,约占肺癌的15%,其特征是快速生长和早期扩散,绝大多数(> 70%)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处于IV期或广泛期(ES)。ES-SCLC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为铂类(卡铂或顺铂)联合依托泊苷。但无进展生存期(PFS)低于6个月,总生存期(OS)在8-10个月左右。如何延长生存期,是小细胞肺癌面临最大的挑战!近年来,免疫治疗在SCLC治疗上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已有两款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ES-SCLC获批上市。
2022年10月14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的人用药用产品委员会(Committe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已建议批准镥177 vipivotide tetraxetan(177Lu-PSMA 617)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联合或不联合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用于治疗接受AR通路抑制和紫杉烷化疗的进行性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早在2022年3月,FDA已批准了177Lu-vipivotide tetraxetan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AR通路抑制和紫杉类药物化疗的PSMA阳性mCRPC成人患者。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乳腺癌逐渐趋于慢性病管理,但乳腺癌转移是威胁该类患者生命的“头号问题”。而且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大多死于远端转移,包括肺、脑、骨(转移)。
对于多数晚期癌症患者,在发现时多失去了手术机会,而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等,不仅副作用大,疗效也欠佳。另外,癌症治疗的靶向药物虽然较传统放化疗针对性强,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基因突变及耐药问题多发,且部分信号通路抑制剂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使得靶向药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临床上,虽然乳腺钼靶筛查的利大于弊,但整个筛查过程会产生各种问题,其中误报召回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最常用的评估方式——例如额外的乳腺钼靶、数字乳腺断层合成和超声——完
结直肠癌(CRC)是导致男性和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的健康负担。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吸烟、肥胖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等既定危险因素的增加,结直肠癌的总发病率和患病率正在上升。据估计,到2035年,死于结肠癌的总人数将增加60%。 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展主
癌症造成的死亡一直是为了人类而应对的关键死亡人数。2020年,全球报告的癌症病例超过1900万例。脑瘤是最具侵袭性的癌症形式,导致儿童多次死亡;此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预后仍然很差,中位生存期为12-18个月,特点是坏死增强、有丝分裂指数和血管增生。 这些情况是儿童癌症死亡增加的原因。脑肿瘤相关实体肿瘤是一种高度诊断的疾病,主要导致全球成人和儿童癌症相关死亡。 近日,来自圣雄甘地中央大学的研究者们在Med Res Rev杂志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gulations of cancer stem cell in brain cancer propagat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LUAC)、肺鳞状细胞癌(LUSC)和大细胞癌亚型,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的特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10%~20%或更低,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7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的迹象,只有大约15%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
口咽癌(Oropharyngeal carcinoma,OPC)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好发年龄为50~70 岁,男性多于女性,部位包括扁桃体、舌根部、软腭和咽后壁等来源。其主要病因是烟草、酒精的滥用或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HPV相关口
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与基于顺铂的方案相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洛铂放化疗在不牺牲疗效的情况下改善了安全性结果。 对于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HNSCC) 患者,多西他赛 (Docefrez) 加洛铂 (TL) 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洛铂放化疗 (CRT) 与多西他赛加顺铂加 5-根据在 2022 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 (ASTRO) 年会上公布的 3 期试验 (NCT03117257) 的早期发现,氟尿嘧啶 (TPF) 诱导化疗联合顺铂 CRT。
近年来,很多研究锚定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新辅助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以增加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扩增,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但同时,它也有一些潜在的局限性。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地区常见的一种头颈部恶性肿瘤,又称为“广东瘤”,其发生与EBV、HPV和细菌等病原性感染有着密切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高度肿瘤间和肿瘤内异质性的基因疾病。
自1979年被发现以来,p53基因一直是肿瘤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在Pubmed数据库中用p53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超过十万篇文献。在Nature杂志2017年的一项统计中,p53基因以绝对优势位列过去几十年最热门研究基因榜第一名。 在多种肿瘤中,p53是一
治疗相关髓系肿瘤 (t-MNs) 是癌症治疗最具破坏性的后果之一。这些癌症源于化疗和放疗 (CRT) 带来的选择性压力,通常具有耐药性,中位总生存期为7-14个月,5年总生存期为10%-20%。其通常表现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t-AML) 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MDS),并在RCT治疗后3-7年发展。t-MN常伴有预后不良的特征,如复杂的核型。
结直肠癌(CRC)是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最受青睐的器官,也是最常见的转移至肝脏的原发癌。大约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有结直肠癌肝转移,超过50%的结直肠癌患者最终发展为肝转移。此外,肝转移仍然是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迫切需要对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的确切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现阶段,肝切除术是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方案之一。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是肝切除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占术后死亡人数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