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适当运动对于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好处,但是如果要问为什么,那恐怕有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缘由。有些人可能归结于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而有些人可能认为运动可以缓解心情。可究其本质,到底为何,却鲜为人知。
近日,礼来制药宣布旗下乳腺癌新药CDK4/6抑制剂阿贝西利片(商品名:唯择)在我国成功上市,这也是国内第二款获批上市的CDK4/6抑制剂,其获批的适应证为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R+/HER2-)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靶向药的问世可以说给肺癌患者开辟了一条通往长期生存的道路,很多觅友通过靶向药真正做到了与癌共存。
“饥饿疗法”,乍一听,感觉挺有道理,不吃不喝,就可以不给肿瘤细胞生长的机会。但细思极恐,肿瘤细胞是不正常的细胞,他们可以异常快速分裂、生长,并利用机体的营养。不吃不喝,用不了多久,就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随着2020医保目录的公布,我们看到四大国产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及替雷利珠单抗)整整齐齐被纳入医保,于此同时,四大进口PD-1/PD-L1单抗虽无缘此次医保,但为了惠及更多肿瘤患者,于此同时纷纷推出患者援助政策(PAP)。由此中国的免疫治疗正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患者会使用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是在PD-1/PD-L1单抗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仍旧有一些疑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一一正名。
继2月百奥泰宣布终止HER2ADC(BAT8001)药物的临床开发后,近日百奥泰再次公告显示,其另外两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也一连被叫停,其中有一款就是Trop2ADC(BAT8003)。
伴有门静脉癌栓(PVTT)形成的肝癌,为临床晚期,一般治疗的效果不佳,风险也比较大。一般而言,我国中晚期肝癌合并PVTT的患者占40%~60%,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肝癌患者一旦出现门静脉癌栓,病情会迅速发展,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肝内外转移、门静脉高压、黄疸、腹水等,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7~4个月。如何解决肝癌患者伴MVI/PVTT,成为很多临床医生和患者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带大家看一例晚期肝癌伴门静脉肿瘤血栓患者,最初用TACE治疗,然后用阿帕替尼和抗PD-1抗体治疗,肿瘤持续反应近2年!
靶向是我们在肿瘤治疗中能为患者朋友带来的高效低毒的成功治疗模式,但是可用人群有限。可能是我们的基因检测技术还无法探知,或是我们医药研发还不能开发出有效药物。但仅近几年,随着检测、药物研发的突飞猛进,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可用的靶点治疗。今天就为读者朋友盘点一下,新一轮靶点及其治疗药物。
3月9日,诺华宣布抗癌药Canakinumab(ACZ885)的CANOPY-2III期临床试验未达到总生存期(OS)主要终点。该药物正在对237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评估,这些患者在既往铂类化疗和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期间或之后的病情进展。
AVEOOncology今天宣布,美国FDA批准Fotivda(tivozanib)上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晚期肾细胞癌(RCC)成年患者,他们已经接受过2种以上前期全身性疗法。Fotivda是一款新一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齐鲁制药合作伙伴SesenBio近日宣布,该公司已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了Vicineum(oportuzumabmonatox,VB4-845)的营销授权申请(MAA),该药用于治疗高风险、对卡介苗(BCG)无应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3月11日,恒瑞医药发公告称,近日向FDA提交了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及苹果酸法米替尼胶囊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受理。
在过去10年,抗癌靶向药和免疫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预计到2022年,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前6名抗肿瘤药中,3个是免疫药,3个是靶向药物,平分天下。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JustinF.Gainor等检测了55例ROS1融合NSCLC经靶向治疗前后的组织和血浆样本,见图1。
气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祖国医学遗产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医疗、保健运动。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要知道如何安稳度过康复期,不出现复发转移的糟心情况,首先自然是要清楚什么是复发转移,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都有哪些,如此才能准确躲开复发转移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