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患者,免不了会收到一些保健品、补品。癌症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应该多吃点营养品补一补,但是对于一些市面上的近保健品,到底能不能吃呢?肿瘤患者需要去购买吗?科普君就给大家来详细讲讲让我们纠结的这些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我们都知道高糖饮食对健康的威胁,知道从此以后要少吃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现代医学家研究发现,适当运动对肺癌的康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肺癌专家鼓励患者在康复期间要经常散步,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觅友们会经常听到这句话,肺癌患者的康复运动首选散步,饭后百步走也成为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但是你真的知道怎么走吗?
导读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且多为多发性骨转移。
Durvalumab(药品英文名:IMFINZI)是一款PD-L1抗体药物,简称“I”药,能直接结合肿瘤细胞上的PD-L1蛋白并抑制其活性,肿瘤细胞就无法利用PD-L1/PD-1途径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2022年,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目标不低于43.3%,可以实现;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以将晚期肺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提升到15-20%,仍需努力; K药一线两种适应症,化疗联合疗法与单药疗法,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KEYNOTE-042数据提示:中国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单药,与全球结果保持一致,甚至优于全球。
近日,辉瑞他拉唑帕尼胶囊(Talazoparib)获NMPA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 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是一种DNA修复酶,他拉唑帕尼作为PARP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损伤修复,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他拉唑帕尼于2018年10月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携带生殖系BRCA突变(有害或可能有害)、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该药最早在中国获批临床是在2019年7月。
日前,专注于癌症精准治疗的医学公司IDEAYA Biosciences宣布,其在研蛋白激酶C(PKC)小分子抑制剂IDE196,在治疗实体瘤的1/2期临床试验中,完成携带GNAQ或GNA11基因突变的首位黑色素瘤患者给药,该患者是此次“篮子”试验中首例转移性葡萄膜黑素瘤(MUM)以外的其它实体瘤患者。此外,该公司还宣布与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达成合作,通过其FoundationOne CDx实体瘤检测方法和FoundationCORE肿瘤患者数据库,支持该公司基因生物标志物驱动的“不限癌种”(tissue-type agonistic)疗法的临床试验开发。
CANTO 研究团队今天在《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上发表的一篇分析文章颠覆了关于激素疗法和化学疗法对乳腺癌女性生活质量影响的传统观念。与通常公认的看法相反,虽然激素疗法是一种对乳腺癌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它将对生活质量,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会产生更长远、更有害的影响,反而化学疗法的负面影响更为短暂。现今,国际上建议进行 5 至 10 年的激素治疗,重要的是,需要为出现与抗激素治疗有关的严重症状的女性提供护理,还需要确定哪些女性可能从降级治疗中受益。这项工作是由乳腺癌肿瘤学家兼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新肿瘤治疗靶标鉴定”实验室(全国保健和医学研究所/南巴黎大学/古斯塔夫·鲁西)的研究员伊内斯·瓦兹·路易斯 (Inès Vaz-Luis) 博士主持。
众所周知,中国是肝癌大国。据2018年发布的《中国肝癌大数据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85.4万,中国46.6万,约占全球的55%,这意味着,全球新发肝癌一半在中国。但针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并不乐观,一旦癌细胞扩散,肝癌患者活下去的希望几乎为零。 为了改变这一惨痛的现状,也为了挽救更多的肝癌患者,我国科学家一直在肝癌的精准治疗上不断努力着。今年国庆期间,我国科学家们便以两项肝癌研究的最新成果献礼祖国70岁生日,也为我国无数肝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Nature:“组合拳疗法”诱导癌细胞衰老再消灭
今日,最新一批《自然》论文如期上线。其中,我们看到有3篇论文都涉及了同一个话题,介绍了RNA剪接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也将与各位读者分享其中的内容。
我理解有的患者在患病之后找遍了偏方或非偏方,然后将这些治疗方法都用在自己身上的心理,因为我的母亲就是特别坚信偏方、且热爱多管齐下的人。
肿瘤心理专家表示,“肿瘤一定要治愈”是误区;心理治疗对癌症康复很有价值。
针对中国特色的肝癌,“王炸”抗癌组合能带来多少惊喜? 缓解率高(44.8%),生存期创造历史(20.4月),CR比例高(6%)。
目前,我国已经有5种PD-1抗体药物上市,包括进口和国产的。这其中,PD-1抗体O药(纳武利尤单抗)很特殊,一直在为PD-1家族开疆拓土,拥有多张“首个/首次”标签: 首个上市:2014年7月,O药在日本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PD-1抗体; 首次公布肺癌5年数据:2018年4月,O药公布重磅数据,可使15.5%的晚期肺癌患者活过5年(2-后线使用); 首次公布中国患者数据:2018年4月,O药公布首个中国肺癌患者PD-1数据,死亡风险降低32%; 首个进入中国:2018年6月,O药在中国获批,成为首个进入中国的PD-1抗体。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这种药被称为“神药”,因为除了降糖之外,二甲双胍还有十八般武艺。比如降低血管通透性,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脂肪合成与代谢,改善血脂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血清学酶谱及代谢异常有显著改善;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雌二醇水平,改善多毛症,改善月经周期,诱导排卵。此外,二甲双胍还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