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estinib是一种由礼来公司开发的小分子II型c-Met抑制剂,同时对MST1R,AXL,ROS1,PDGFRA,FLT3,TEK,DDR1/2,MERTK,TYR03,TRKA/B/C,TRKC和MKNK1/2等激酶均具有抑制作用。
秋分后,身体由出汗排毒状态向收敛阳气、储存能量转变,处于一个过渡的状态,此时,一定要注意调养,谨记“三不睡,三不要,三不宜”原则,以防留下病根。
从中医角度,所谓“发”,可以理解成“诱发、引发、助发”。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体内存有“伏邪”,如果吃了“发物”,就可能诱发原有的慢性病,导致疾病反复发作。 实际上我们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就有记载,当时有这么一段话: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肝炎已成中国公众卫生重大威胁 ·全球80%的原发性肝癌都是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 ·我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感染乙肝,1000万例感染丙肝 ·1/4肝病患者发展为HBV感染相关的肝癌、肝硬化 ·肝癌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WHO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什么都不做,未来15年中国将有900万人因肝炎而死亡 多数肝病是“熬”出来的
2019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制药巨头礼来(Eli Lilly)近日宣布,评估Cyramza(ramucirumab,雷莫芦单抗)一线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全球性III期临床研究RELAY的结果已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
近年来,以抗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给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仍然有很多患者,尤其是PD-L1阴性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反应。因此,找到能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及其适用性的药物很有必要。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的便是这么一款新药,它与PD-1单抗药物Opdivo(nivolumab)联合在癌症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PD-1单抗Opdivo(简称O药)是BMS公司开发的重磅抗癌药,于2014年7月上
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一直是各大药企研发的重点。从早先的阿法替尼、吉非替尼到现在的奥西替尼、奥美替尼以及大热的O药、K药,可以发现这几个药物虽然都获批肺癌这个适应症,但是具体获批的肺癌类型却不同。那么,作为有着"第一大癌症"之称的肺癌,到底有哪些分类,治疗药物又有哪些呢?今天,笔者来全面解析一下。
近日,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可以帮助加速脑癌诊断的血液测试方法。 这项技术使用红外光营造血液样本的“生物特征”,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检查癌症的发生。该研究成果现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来自ClinSpec Diagnostics的首席科
日前,礼来(Eli Lilly)宣布,其抗血管生成的单抗药物Cyramza(ramucirumab)与罗氏(Roche)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Tarceva(erlotinib,厄洛替尼)构成的组合疗法,在一线治疗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初治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关键性3期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这一结果近期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上。
9月27至10月1日,国际最负盛名和影响力的肿瘤学专业学术会议之一,“2019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隆重召开。会议期间,首个食管癌免疫治疗“KEYNOTE-181研究”中国人群数据正式发布。KEYNOTE-181研究是一项大型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探索既往接受过一线全身治疗的复发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对比化疗治疗是否能延长总生存期。
日前,礼来(Eli Lilly)宣布,其抗血管生成的单抗药物Cyramza(ramucirumab)与罗氏(Roche)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Tarceva(erlotinib,厄洛替尼)构成的组合疗法,在一线治疗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初治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关键性3期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这一结果近期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上。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邓迪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感知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从而抵御感染破坏肿瘤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操控机体免疫反应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为开发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靶向性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FEBS Letter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约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前列腺癌细胞在放疗后进行再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前列腺癌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儿童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化疗药物对某些类型癌症的治疗要比其它癌症类型更有效,在过去5年里,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化疗药物引发的细胞死亡通路,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针对每一种癌症类型应该应用哪种化疗手段,这或能帮助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每种癌症突变如何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反应 图片来源:Children's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MRI)
Clovis Oncology公司靶向抗癌药Rubraca(rucaparib)近日在英国监管方面传来喜讯。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已推荐英国的复发性卵巢癌女性患者通过癌症药物基金(CDF)获取Rubraca。根据管理获取协议中概述的条件,Rubraca可在CDF内使用,用于对铂类化疗有反应的复发性、铂敏感、高级别浆液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