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给觅友详细介绍了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式,希望给觅友们在日常的护理中有所启发。而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仍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
药品禁忌使用说明是指导临床医生规范用药的准则,同时也是患者在服用药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用药管理,哪些药物不能同时服用,哪些药物可以同时服用,遵循药物之间的禁忌原则可达到药物最佳疗效,避免问题发生。
自国内首个免疫治疗药物——欧狄沃(O药)获批上市已接近一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一直在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的政策。据悉,本月国内将迎来新的免疫治疗药物:卡瑞利珠单抗,国内已上市的PD-(L)1单抗将达到5款,在不同癌种中填补患者的长期生存需求。
美国癌症协会(ACS)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每三年都会合作进行美国癌症治疗与生存统计,估计美国当前和未来最常见的癌症,介绍目前的治疗模式和癌症生存数据以及有关生存问题的信息。最新一次的统计报告2019年6月11日在线发表于《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IF=244.585)美国2019年癌症治疗与生存统计报告(图1)[1]。
6月18日,罗氏宣布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批准Rozlytrek(entrectinib,恩曲替尼)上市,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晚期复发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Rozlytrek另一项用于治疗ROS1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适应症还在接受日本MHLW的审评。
肿瘤,迥异的发病机制、仅次于心血管的高死亡率,成为了研发的风口、市场的主流。市场容量2017年首破千亿,无药能及;整体年增幅12%,远高于平均值的6%,备受瞩目。
肠道中“居住”着很多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即肠道微生物组,其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近来有研究表明,评估粪便样本中的遗传改变或能准确反映肠道微生物组的状况,或有望帮助诊断人类多种疾病。
威尔莫特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常用药物在四五个月后常常失效的原因,这种药物似乎具有双重功能,后来会把癌症变成一个无情的侵略者。
治疗直肠癌的完全缓解率可达33.1%,远高于传统新辅助化放疗方案17.4%的完全缓解率,疗效提升近一倍……在日前举行的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副首席专家、放射治疗中心主任章真教授领衔的一项 “伊立替康联合新辅助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研究成果,受到会议的广泛关注。
肺癌无论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居各个肿瘤之首,肺癌的防治形势严峻。对于晚期无法手术又没有肺癌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来说,免疫治疗成了最后的希望。近日,第三届肺癌紫金论坛暨第二届江苏省肺癌综合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和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在南京举办,在会上专家表示,国际上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正在不断修订肺癌治疗的“标准答案”,治疗药物与手段的进步,让许多原本已经“无路可走”的患者又有了新的治疗方案,患者不要轻易丧失信心。
老年人,抵抗力相对较低,或是嫌麻烦不愿查体,再加上一些经济上原因,造成有些疾病,甚至是肿瘤,尤其是颅内肿瘤,常常难于在早期被发现,以至于瘤体增大、症状明显时才到医院检查发现。此时,手术难度和风险加大,并发症和后遗症增重
免疫治疗在癌症治疗领域可谓是遍地开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批准了包括过继性细胞疗法,疫苗,溶瘤病毒、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用于各种实体瘤及淋巴瘤的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免疫治疗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据统计,现在正在开展的相关临床试验已经超过了290项。2019年3月,美国FDA批准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治疗,这进一步激发了研究者们探讨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热情。
2019年6月,帕博利珠单抗(商品名可瑞达)顺利斩获两个适应症:1.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线用药;2.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三线用药。 可瑞达在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拓展上顺风顺水,凭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疗法的顺利拓展建立起强大的市场壁垒,6月获批的两个适应症虽不算重磅,但是也将会一定程度上继续提升可瑞达的市场优势地位。小细胞肺癌将是可瑞达肺癌最后一城。
2018年11月,皮肤癌患者Rich Lenihan在接受了第三轮免疫疗法治疗后开始感到疲倦和虚弱。 他不停地小便,再多的水也不能解渴;血检显示,血糖水平高得惊人。 原来,62岁的Lenihan患上了一种类似于1型糖尿病的疾病。这是由新型抗癌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发的一种罕见并发症。 余生,Lenihan都需要用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
阿随着O药、K药、T药、I药、B药以及国内的拓益和达伯舒相继上市,一向对各路治疗都波澜不惊的小细胞肺癌,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热潮下也泛起阵阵涟漪。
近日,信达生物与南京驯鹿医疗联合开发的全人源BCMA CAR-T细胞疗法CT103A在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方面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数据。截止5月22日,11例接受CT103A治疗的可评估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100%,其中7例完全缓解(CR),4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此外,数据还显示,CAR-T在患者体内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高扩展性。该疗法有望为R/R MM患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