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编分享一篇案例,关于铂敏感卵巢癌二线铂类化疗复发后,采用曲贝替定+阿霉素非铂化疗方案,维持了17个月不进展。进展后再回到铂类治疗,达到部分缓解。
肝切除术仍是目前早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案,然而术后复发率很高。如何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总生存时间成为首要难题。国内最新研究显示,R0术后单次TACE辅助治疗可以显著延长PFS、OS,中位OS长达7.5年,比对照组延长近一倍!
细胞疗法为免疫治疗的一大突破。相比免疫抑制剂(PD1/PDL1),它具有精准及个体化的特性,并且在血液肿瘤中已经获得多项适应症批准。近期,随着新技术及靶点的探索,细胞疗法如CART、TIL疗法及TCRT在长期难以攻破的各个异质性大的实体瘤中展现了不菲的疗效。以下小编详细介绍。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作为单药疗法,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且甲胎蛋白(AFP)≥400ng/ml的肝细胞癌(HCC)患者。
毫无疑问,PD-1/PD-L1抗体是近几年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从2014年首个恶黑适应症获批,近5年时间陆续被FDA批准用于20+适应症,包括肝癌、肺癌和胃癌等癌种。因此,免疫治疗也成为了继手术、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第四种重要的抗癌手段。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往往在经历一个长周期的诱导化疗过后马上又要面临下一个长周期的放疗,当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时,也不得不考虑是否需要放疗。
67%!这个数字,是我国住院的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的比例。而肺癌,正是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尤其在晚期肺癌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可达30%以上。
维生素C除抗过敏、帮助血脂调降,还有抗肿瘤抗癌特性。维生素C主要参与人体的糖代谢以及氧化还原,可以促铁吸收,加速血液凝固,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维生素C在日常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天然造血物质。
2019年5月,基石药业宣布与瑞士Numab Therapeutics AG公司达成协议,从后者获得单价三特异性抗体片段分子ND021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PD-1阻断在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中的具有较低的疗效,这突出了需要开发让肿瘤微环境对PD-1阻断更敏感的策略。临床前研究已指出化疗和放疗的免疫调节特性。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组独特的基因,它们在肌肉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可能导致防止肌肉癌症的蔓延的新的治疗靶标。 研究人员分析了肌肉细胞中的基因网络,发现蛋白质Smad7和β-catenin在体内协同工作来调节肌细胞分化、生长和修复。当这些调节蛋白协调工作时,它们控制着正常基因表达的途径,从而产生正常的骨骼肌细胞。
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和该大学生物项目的同事开发并研究了五种新型金属-有机杂化打结分子的生物活性,它们被称为金属-有机三叶结(M-TKs)。这些分子可以有效地将金属传递给癌细胞,显示出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的潜力。
肺癌引起的发烧发热是其典型的肺癌症状之一。肺癌患者本身因为治疗肺癌已经痛苦万分,发烧更是痛上加痛。那么,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出现发烧发热等症状时该怎么办呢?
免疫力低下会增加患癌风险,因此,防癌,从远离降低免疫力的不良习惯开始。
胆管癌含有较高的突变负荷,因此免疫治疗试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一线治疗和后线治疗均有不错的成果。诸多进口、国产PD-1该如何选择,小编汇总《柳叶刀》子刊最新发表、2019ASCO摘要最新公布,助胆管癌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NO.1。
近日,FDA批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疗法LN-145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在接受在化疗期间或之后复发、转移性或持久性宫颈癌(CIS)患者,该批准是基于正在进行的II期C-145-04研究的试验结果,该结果也会于6月1日在ASCO年会上公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