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缺氧的乳腺癌细胞或会利用胞外囊泡向正常细胞发送致癌刺激信号!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费城威斯达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或会因缺氧而发送信号从而诱导正常上皮细胞周围的组织发生致癌性改变,这些信号/信息会被包裹到称之为胞外囊泡(EVs,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颗粒中,同时还会重编程受体正常细胞中线粒体的形状和位置,最终促进解除对组织形态发生的调控。

  • 强生、赛诺菲等都在开发 CD38抗体开发前景和抗癌潜力如何?

    近期,中国CD38抗体研究领域迎来诸多进展。7月,强生(Johnson & Johnson)的CD38单抗在中国提交两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赛诺菲(Sanofi)的CD38单抗在中国获批两项临床默示许可;中国公司尚健生物的CD38单抗临床申请也在7月下旬获受理。

  • PRAP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男性前列腺癌

    一项国际临床试验的结果发现, BRCA1 / BRCA2基因突变的晚期前列腺癌男性可以通过靶向治疗(rucaparib)得到恢复。   在美国,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前列腺癌的一种无法治愈的亚型,即使体内的睾丸激素水平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前列腺癌仍会持续增长。研究人员正在寻找用于mCRPC的新治疗方案。   Rucaparib(商标为Rubraca)是一种属于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新型抗癌药物之一,其作用是靶向修复DNA损伤方面有缺陷的癌细胞。 PARP抑制剂已经成功用于治疗卵巢癌以及某些遗传形式的乳腺癌和胰腺癌。

  • Blood Adv:利用一种新型人体器官芯片揭示卵巢癌借助血...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州农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卵巢癌肿瘤、血管和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卵巢癌或会打破血管屏障以便其能与诸如血小板等血细胞进行交流沟通,当这些肿瘤与血小板沟通时,其就会开始发生癌症转移或者扩散到机体其它位点上去。

  • FDA咨询委员会9:1投票支持 创新干细胞疗法有望获批

    Mesoblast公司宣布,美国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以9:1的投票结果,认为现有数据支持Ryoncil(remestemcel-L)在治疗类固醇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儿科患者中的疗效。

  • VB10.NEO与bempeg联合治疗头颈癌展现巨大潜力!

    近日,2家免疫肿瘤学公司Vaccibody AS和Nektar Therapeutics联合宣布,评估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VB10.NEO联合CD122偏向IL-2通路激动剂bempegaldesleukin(bempeg)治疗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CCHN)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入已对首例患者进行了给药治疗。   此次临床合作基于在临床前

  • 抗癌潜力新靶点——PRL2

    许多类型的人类肿瘤都会表现出蛋白激酶和磷酸酶平衡的变化。抑制激酶活性的药物在临床上已经是一种成功的抗癌疗法,但是磷酸酶这类靶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被充分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对磷酸酶引发疾病的机制认识还不足。

  • 抗癌潜力新靶点——PRL2

    许多类型的人类肿瘤都会表现出蛋白激酶和磷酸酶平衡的变化。抑制激酶活性的药物在临床上已经是一种成功的抗癌疗法,但是磷酸酶这类靶点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被充分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对磷酸酶引发疾病的机制认识还不足。

  • 识别出多种人类癌症的新型潜在靶点 有望开发出高效靶向性抗癌疗...

    很多类型的人类癌症都会表现出激酶和磷酸酶平衡的改变,抑制激酶活性的药物如今在临床中已经能成功作为癌症疗法进行应用,但磷酸酶依然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不足的靶点,因为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缺失磷酸酶如何诱发人类疾病的发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

  • 如何通过轻松按下代谢开关就能有效减缓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丝氨酸软脂酰转移酶(SPT,serine palmitoyl-transferase)的酶类或能作为一种代谢反应开关来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限制膳食氨基酸丝氨酸和甘氨酸,或药理学靶向作用丝氨酸合成酶类—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研究人员就能诱导肿瘤细胞产生一种毒性脂质从而减缓小鼠机体中肿瘤的进展,后期研究人员还需要深入研究来确定这一方法是否能转化到临床患者中去。

  • 揭示特殊的细胞蛋白控制癌症扩散的分子机制

    深入揭示控制癌症生长和迁移的细胞信号或能帮助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麦吉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或能帮助理解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关键生化过程。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癌细胞扩散的关键酶类的行为,他们指出,名为PRL3的酶类和能将镁离子在细胞内外移动的另外一种蛋白之间或许存在一种更加精细化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对于结直肠癌的生长至关重要。

  • 实体瘤基因疗法!VBL首创抗癌基因疗法VB-111治疗铂耐药...

    以色列基因治疗公司VBL Therapeutics近日宣布,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DSMC)已对其正在进行的OVAL III期研究完成了第二次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该研究正在评估基因疗法VB-111(ofranergene obadenovec)治疗铂耐药卵巢癌。DSMC成员一致建议继续按计划推进研究。   在第二中期分析中,DSMC回顾了前100例随机化患者随访至少3个月的非盲总体生存期(OS)数据,这是OVAL研究的主要终点。DSMC还审查了缓解率和安全信息。

  • “最毒”乳腺癌生存率提高!精准辅助治疗“复旦方案”正式发表

    十年磨一剑,当地时间8月13日,中国研究者发起的PATTERN试验3期结果正式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发表,证明了紫杉醇+卡铂方案在多项生存指标上比标准方案更具优势。论文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与余科达教授。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表示,“这是首次证明,对于早期TNBC患者,含卡铂方案优于蒽环类/紫杉烷方案。”

  • Cell:液体样品检测可用于癌症的诊断

    由于在早期发现癌症时更容易成功得到治疗,因此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开发新的方法,以便在肿瘤开始扩散之前及早发现它们。其中一类方法是液体活检,这些测试旨在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

  • Science:研究揭示微生物组抵抗癌症的作用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悉尼慢性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特定肠道细菌可以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抵抗癌性的发生。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即为什么免疫疗法对于癌症治疗而言具有不同的效果。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cience》杂志上,表明将免疫疗法与特定的微生物疗法相结合可增强

  • PNAS:识别出多种人类癌症的新型潜在靶点 有望开发出高效靶...

    很多类型的人类癌症都会表现出激酶和磷酸酶平衡的改变,抑制激酶活性的药物如今在临床中已经能成功作为癌症疗法进行应用,但磷酸酶依然是一个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不足的靶点,因为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缺失磷酸酶如何诱发人类疾病的发生。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 记录总数:8579 | 页数:537  <...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