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默沙东登记启动了帕博立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双盲、随机、国际多中心III期试验。用以评价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对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安慰剂一线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计划入组660人,全球共97家医疗机构参与研究,首例患者在2019/3/12入组
很多觅友都在治疗结束后,担心自己复发转移的风险。有的甚至造成焦虑的情绪,从而进一步加速病情的恶化.....
癌症的免疫治疗,如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目前在国内正式批准的PD-1抗体免疫治疗药物,总共已有六款,包括三款进口,三款国产。
肝炎会导致病人肝脏能力代谢下降,由于体内胆红素升高的缘故,皮肤颜色也会出现改变,一般以黄色为主。
防疫时期, 居家如何吃得营养丰富还能苗条不长肉? 怎样利用身边的小家电进行清洁消毒? 一起来学学这些居家防疫小窍门吧!
食管癌在我国是一个高发的癌种,发病率居所有癌症的第六位而死亡率居第四位,同时食管癌患者因疾病分期晚、治疗难度高、疾病症状影响患者营养状况,从而导致了生存状况不佳。据悉,我国每年罹患食管癌的患者数超过30万。
肝癌,癌中之王,威胁着诸多患者的生命。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人为37.0万,占所有新发肿瘤病人的9%,是发病率第四高的癌种;在我国,每年肝癌死亡人数高达 32.6 万人,占所有肿瘤死亡人数的14%,是死亡率第二高的癌种;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其恶性程度极高,我国中晚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作为我国的“特色”癌种,肝癌的治疗尤为关键,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存状况亟待改善。
每年“三八”妇女节,关爱女性都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爱女性朋友们的健康问题。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小编也为卵巢癌患者朋友们送出一波“福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方法有潜力影响癌症疗法的多个方面,包括药物的发现、临床开发,以及最终的临床应用(图表1)。目前,这些过程既昂贵又耗时漫长(平均约20亿美元,10年),而且因为常规有限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对更广泛患者的治疗结果常有偏差。从机器学习到神经网络的AI平台能够加速药物发现,捕捉生物标记物使患者与临床试验准确匹配,还可以仅适用单个患者的数据真正地个性化癌症疗法。这些进展表明,人工智能改变实践的癌症治疗可能即将实现。
近日,Nemours儿童健康系统的研究人员利用下一代测序(NGS)技术更精确地鉴定儿童白血病(最常见的儿童癌症)的基因组特征。这项发表在《BMC Medical Genomics》上的研究发现了新的遗传结构变体,可用于评估化学疗法的效果,并有助于确定患者对各种疗法的反应。
在人类与癌症的斗争中,耐药性一直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或能克服癌症耐药性的障碍;研究者揭示了一
3月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朱明昭课题组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Article论文:Dual-targeting nanoparticle vaccine elicits a therapeutic antibody response against chronic hepatitis B。该研究设计了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的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纳米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诱导产生了高水平、高亲和力、持久的抗体应答和免疫记忆,不但具有出色的预防作用,而且在治疗模型中获得功能性治愈和HBsAg血清学转换,并显着降低HBVcccDNA。该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铁蛋白纳米颗粒抗原被淋巴结SIGNR1+抗原呈递细胞主动靶向识别、转运、诱导Tfh和B细胞活化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HPV疫苗已显着降低了新西兰年轻女性的宫颈畸形率,这可能在未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奥塔哥大学的Carrie Innes博士和副教授Peter Sykes领导的一项关于104313名女性的调查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ew Zealand Medical Journal》,该研究显示了HPV疫苗接种导致女性发生高级别宫颈异常的比例显着降低,尤其是那些在18岁之前接种疫
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杀死胰腺癌细胞的新方法,即"拔掉"细胞表面的能量发生器的电源插头。这项研究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报告了切断癌症的能量供应是如何导致一种不可逆转的钙沉积,从而导致胰腺癌细胞"中毒"的。
在2018年,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占胰腺癌的95%)是世界上第7大癌症,导致超过43万人的死亡(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它同时是所有实体瘤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让它也得到了“癌症之王”的称号。随着世界上胰腺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开发治疗这一致命疾病创新手段的需求变得更为紧急。近日,《柳叶刀》子刊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综述,对治疗胰腺癌的现有和未来疗法进行了盘点。作者表示,在全球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们对胰腺癌的疾病发生和进展,以及肿瘤细胞与它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取得了显着进展。最近的研发进展显示临床期在研疗法也在获得积极的临床试验结果。作者预测,在今后5-10年内,胰腺癌的治疗将出现重大突破。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Hackensack Meridian健康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逆转骨髓中失控的炎症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某些血液癌症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血管内皮细胞如何调节骨髓微环境中的炎性压力。 图片来源:The Conver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