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名为Atox1的蛋白或参与了癌细胞的转移过程,该蛋白或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开发新型靶向性药物。
癌细胞和p53之间一直存在一种持续的战斗,p53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影响其之间斗争结果的多种因子,相关研究或有望改善癌症疗法的治疗效率。
早期癌症检测往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日前,《Annalsof Oncology》发表了一项研究,即cfDNA测序可利用丰富的甲基化模型,在不同阶段检测50多种癌症,同时,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用于癌症检测和组织起源(tissue of origin,TOO)定位的分类器。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内分泌治疗的发展,耐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探讨了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已有不少靶向治疗新药临床研究取得成功。本文将主要介绍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在逆转ER+乳腺癌耐药治疗上研究进展。
日前,《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为液体活检领域带来一项重要进展。他们开发出一种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分析血液中的DNA突变,可以识别出早期肺癌患者。
2019全球十大重磅药物名单出炉,有4种药物的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大关,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国内俗称K药)位列第三,达到110.8亿美元。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20%,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手段也非常有限。
免疫疗法的临床进展极为快速,迄今为止,针对免疫检查点的PD-L1和CTLA-4抗体等,已被证明在部分癌症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尽管已经有了振奋人心的成果,但是这种疗法也不是完美的。譬如,全身性地注射上述抗体可能会引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皮疹、内分泌紊乱和肝毒性等。
免疫疗法的临床进展极为快速,迄今为止,针对免疫检查点的PD-L1和CTLA-4抗体等,已被证明在部分癌症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尽管已经有了振奋人心的成果,但是这种疗法也不是完美的。譬如,全身性地注射上述抗体可能会引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皮疹、内分泌紊乱和肝毒性等。
3月25日厦门大学发布消息称,养生堂有限公司联合厦门大学研究团队协同攻关,研发的新一代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注射用重组人PD-1抗体单纯疱疹病毒”。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审批,正在开展I期临床试验。
——已递交TFDA的临床数据显示,avapritinib在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D842V突变)的晚期GIST患者中ORR达84%,且不良反应大多为1级或2级; ——Avapritinib已于2020年1月获美国FDA批准,是目前首个且唯一上市的GIST精准靶向药物,用于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不可手术切除或转移性GIST患者。
肝胆肿瘤患者究竟是否需要做基因检测?这个问题困扰很多肝胆医生和患者。确实,目前NCCN指南推荐的肝胆肿瘤治疗中的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瑞戈非尼等)免疫药物(PD-L1单抗阿替利珠单抗、PD-1单抗opdivo、keytruda、CTLA-4单抗依匹姆单抗)在使用前,不推荐行常规基因检测。因为靶向药物是多靶点药物,而免疫药物使用前也不用通过检测PD-L1,TMB,MSI-H免疫疗效的指标进行免疫优势人群的筛选。所以肝胆肿瘤患者做基因检测纯属烧钱行为?肝胆肿瘤就是基因检测的绝缘体?其实小编不以为然,今天小编就借肝胆肿瘤NCCN指南和国内首部《肝胆肿瘤分子诊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带您领略肝胆肿瘤基因突变的“大观园”!
原定于3月28-31日的SGO(美国妇科肿瘤学会)因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肺炎疫情而取消线下会议。3月28日,SGO官网正式公布本届年会的所有摘要,当中有不少精彩的内容,小编挑出重点,速来看看。
日前,VBL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基因疗法VB-111,在治疗对铂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卵巢癌患者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OVAL中,取得积极的中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VB-111治疗组CA-125蛋白水平得到缓解的患者比例提高10%以上。血液中的CA-125蛋白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与百时美施贵宝日本子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 K.K.)近日联合宣布,双方已在日本提交了一份补充申请,寻求批准抗PD-1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单抗)联合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玛)和有限疗程的含铂双药化疗(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一线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对国内肺癌患者而言,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约40%-50%的肺腺癌患者具有该突变;而在欧美国家,只有10%的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突变。因此,EGFR突变常被医生戏称为“上帝赋予中国肺癌患者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