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小鼠实验发现:纳米粒子形式的“盐”能抑制肿瘤生长

    几十年来,人类已开发出越来越多的抗癌药物。但其中许多抗癌药不仅会毒杀癌细胞,对健康组织也有毒副作用。

  • Nature子刊:新型T细胞的发现或将使“通用”癌症治疗成为...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杀伤性T细胞,为“千篇一律”的癌症疗法带来了希望。

  • 瘤内注射编码IL-7和IL-12的溶瘤病毒帮助刺激抗肿瘤免疫

    诸如溶瘤牛痘病毒之类的溶瘤病毒是一种能够杀死癌细胞的病毒。近年来,随着癌症领域朝着利用基于生物和免疫的方法对抗癌症的方向发展,溶瘤病毒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新一代ALK抑制剂TPX-0131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Satoshi Yoda等使用二代测序检测了20名洛拉替尼(Lorlatinib,PF-6463922)耐药的ALK阳性肺癌患者组织样本,其中12名继发耐药中50%检出ALK复合突变,见表1,说明ALK复合突变是Lorlatinib的主要继发耐药机制。

  • 乳腺癌脑转移怎么办?来那替尼显强大控脑能力!

    脑转移是乳癌患者后期高概率发生的恶性事件,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药物发挥抗肿瘤的能力受限。因此,对于乳癌脑转移药物的研究推进一直持续。在今年的SABCS大会上(2019年第42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就公布了3个来那替尼针对乳癌脑转移的治疗数据,对来自NALA,NEfERT-T和TBCRC 022试验的数据进行的综合分析表明,来那替尼(neratinib)方案对患有脑转移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潜力,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和生存获益。

  • 两种促癌基因或能互相协作促进癌症转移进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名为MYC和TWIST1的促癌基因或能“拉拢”机体免疫细胞促进癌细胞扩散,阻断这一关键步骤或能有效抑制癌症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临床研究者识别出患者发生癌症转移的风险,从而就有望帮助开发抑制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 Nat Metabolism: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近日,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陈代谢系统,该系统可能会导致新的癌症治疗策略。  弗林德斯大学研究小组发现,酵母的代谢系统与现在的哺乳动物之间存在联系,这对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至关重要。  负责人乔纳森·奥克希尔(Jonathon Oakhill)副教授说:“这种酵母在3.5亿年前就已经在进化上与众不同”。 相关结果最近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上,着眼于两个主要的信号网络,一种叫做AMP激酶或AMPK的蛋白质,调节细胞的能量,当它们没有足够的营养或能量分裂时,会减慢细胞的生长。另一种是称为mTORC1 / TORC1的蛋白质复合物,它还调节细胞生长,当它能感知到高水平的营养素(例如氨基酸,胰岛素或生长因子)时,就会增加细胞增殖。  Oakhill副教授说:“大约15年以来,我们就知道AMPK可以&

  • 乱花渐入迷人眼,肝癌哪种治疗方案最好?

    目前肝癌一线获FDA批准的方案为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二线获FDA批准的方案有免疫药物O药和K药以及靶向药物瑞戈非尼,卡博替尼和雷莫芦单抗。但这些药物单药治疗疗效均满足不了临床需求,所以针对肝癌的临床研究应运而生几大联合方案,比如K药联合仑伐替尼,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O药联合ipilimumab等,这些多的方案,肝癌患者究竟该怎么选择呢?今天我们就这几大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分析,希望大家可以正确使用,以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 荣登《柳叶刀》! 首个国产ALK抑制剂恩沙替尼临床面世, 堪...

    根据最新的癌症患者大数据研究,我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约73.3万人,占所有癌症患者中的17%。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肺癌的发病率之高,病情之凶险,绝对是肿瘤界的头号公敌。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对肺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

  • 鼠年除“疾秽”! 衣食住行防肺炎, 癌症患者做到这些更能愉快...

    《胖胖诗》有云:每逢佳节胖三斤,仔细一瞧三公斤。减肥拼命小半年,未到功成又过年。

  • 疫情围城众生相: 有人冒死抗击肺炎, 有人却“淡定裸奔, 冒...

    武汉病毒事件持续发酵,不禁想起2003年SARS的那场白色恐怖。

  • 两种促癌基因或能互相协作促进癌症转移进展

    移的风险,从而就有望帮助开发抑制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研究者Renumathy Dhanasekaran博士表示,很多癌症相关的死亡都是由癌症转移所引起,但目前并无有效的手段来抑制癌症转移,这项研究中,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理解促癌基因如何促进癌症转移,以及如何利用相关研究结果来识别抑制癌症进展的靶向性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遗传工程化改造使其能同时表达MYC和TWIST1基因,研究者发现,这两个主要的促癌基因都会引发癌症转移

  • Plos One:化疗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

    近日,INRS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化疗对青春期前后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

  • J Nuc Med:PET/MRI揭示乳腺癌标志物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杂志上的新研究,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几种潜在有用的乳腺癌生物标志物,它们表明了恶性肿瘤的存在和风险。通过比较恶性乳腺肿瘤和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健康的对侧乳腺组织,研究人员发现,可以使用PET / MRI成像评估生物标志物的多种差异,这可能会影响临床实践中适应风险的筛查和降低风险的策略。

  • 研究发现乳腺癌起始细胞调控新机制

    1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ancer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组题为MTSS1 suppresses mammary tumor-initiating cells by enhancing RBCK1-mediated p65 ubiquitination 的最新研究成果,阐明了MTSS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

  • 和黄医药「索凡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3期研究成功

    1月20日,和黄医药宣布索凡替尼针对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III期SANET-p研究中期分析到达主要终点,并将提前终止该研究。   SANET-p是一项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入组人群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低级别或中级别晚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在该研究中,患者以

  • 记录总数:8685 | 页数:543  <...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