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中国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虽然吸烟等危险因素是重要的防控目标,但遗传因素也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 然而,在中国人群中,肺癌的遗传危险因素尚未完全确定。《柳叶刀?呼吸医学》最新在线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大规模研究,研究团队系统鉴定了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风险相关的遗传变异,并以此构建了中国人群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为肺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精准预防提供了重要参考。
7月17日,赛柏蓝在2019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国内创新药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即便如此,在诸多鼓励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创新药依然是所有药企关注的焦点。 创新药的挑战 关于做创新药投入的问题,思路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龚兆龙会上提讲到了美国100亿向癌症宣战的案例。 这是在2009年的美国经济刺激计
多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方法一直都是:化疗+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但事实显示,这种治疗方法对高达15%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mCRC患者来说往往是无效的。 BRAF V600E突变是黑色素瘤的常见突变,这次却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也“华丽登场”,着实让各位科学家大吃一惊! 研究学者们还发现携带这种突变的患者在接受传统治疗之后竟然产生了西妥昔单抗的耐药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变得无效。如何治疗这类患者,成为了研究学者们需要再次攻克的难关。
Elios 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型自体、颗粒递送、树突状细胞癌症疫苗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评估TLPLDC(肿瘤裂解物、颗粒加载、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黑色素瘤IIb期临床试验的积极顶线数据。
肺癌是中国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虽然吸烟等危险因素是重要的防控目标,但遗传因素也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 然而,在中国人群中,肺癌的遗传危险因素尚未完全确定。《柳叶刀?呼吸医学》最新在线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大规模研究,研究团队系统鉴定了与非小细
免疫系统作为人体的健康护卫队会保护我们免受外来病原体像是细菌或者病毒的侵害,但是只有很少的罕见免疫细胞能够“识别”癌症。因为癌症通常是由自身细胞发展变化而来,狡猾的癌细胞会给免疫细胞发出“我是自己人,别伤害我”的信号成功逃过免疫系统的检查。 近日,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识别癌症发生中罕见免疫细胞的技术。科学家应用该技术首次跟踪了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内的进化情况,揭示了如何更好地武装免疫系统以靶向癌症。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 DOI:10.1038 / s41467-019-11049-4 “看到”癌症的罕见免疫细胞
“不可成药”的靶点一直是新药研发领域的“痛”。然而业界、科学界一直在努力克服技术上的障碍。日前,又有一家致力于针对“不可成药”的癌症靶点开发药物的新锐公司Kronos Bio宣布完成1.05亿美元的A轮融资。该公司表示,将利用这部分资金支持小分子微阵列平台(SMM)的持续开
相信所有觅友都不陌生,它是一道赫赫有名的食疗方,能够补气养血、升高白细胞、减轻化疗副反应。然而,依然有许多人不了解五红汤的制作方法以及食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此,康复君汇总了大家常见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答,提供五红汤的做法,希望对大家有用哦!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癌症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不足的情况,癌症是人体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会造成人体自身稳态失衡和免疫功能低下,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将使疾病治疗趋于停顿或倒退。那么,癌症患者夏季到底该怎么吃才对呢?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在人口占全球22%的前提下,每年胃癌新发病例可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7%左右。并且,胃癌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因此患者在确诊胃癌后,要及时根据自己的病情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符合手术条件的,首选方法还是手术治疗。那么做完手术是否还会复发呢?
胃癌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恶性肿瘤,不少人得胃癌都是平常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很多人由于平时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等到发现自己患上胃癌后已经是中晚期了,后悔不已,大家很想知道查胃癌的方法有哪几种?下面就带大家好好了解一下。
多年来,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方法一直都是:化疗+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但事实显示,这种治疗方法对高达15%具有BRAFV600E突变的mCRC患者来说往往是无效的。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因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显著疗效而备受瞩目和推崇,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研究热点,其主要针对的靶点包括CTLA-4、PD-1及PD-L1等。
今日,高博医学论坛淋巴瘤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现场专家云集,就淋巴瘤今年的分子靶向及细胞免疫治疗进展进行了学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充分探讨。现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小编有幸莅临参会,会将精华为大家一一报道。在此,首先为大家展示大会当场报道的一个经典案例,医生采用双CART序贯治疗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病情跌宕,令人印象深刻,医学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有能力救治更多患者!
软组织肉瘤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8/10万[1],每年新发病例约4万,虽然在成人恶性肿瘤中占比约1%,但在<15岁的青少年中,软组织肉瘤占到所有恶性肿瘤的6.5%[2]。恶性程度高和亚型众多是软组织肉瘤的主要特点,其亚型超过50种,而且每一种亚型之间的驱动基因又有不同,导致软组织肉瘤的靶向药物研发进展缓慢。
有句话,可能不好听,却是事实:现在的晚期癌症患者比以前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