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尽管分子靶向性疗法在治疗疾病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药物耐受性的迅速增加成为了目前科学家们开发肺癌有效疗法的主要障碍;那么肺癌细胞到底是如何适应靶向性疗法的呢?这种适应性行为背后的分子机制又是什么呢?这种适应
Neon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免疫肿瘤学公司,是新抗原(neoantigen)靶向治疗领域的行业领导者,致力于通过引导免疫系统向靶向新抗原来转变癌症的治疗。目前,该公司正在利用其新抗原平台开发疫苗和T细胞疗法。 近日,该公司公布了正在进行的多中心Ib期临床研究NT-001的顶线结果。该研究评估了Neon公司个体化新抗原疫苗候选产品NEO-PV-01联合百时美施贵宝PD-1肿瘤免疫疗法Opdivo(欧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纳武单抗)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吸烟相关非小细胞肺癌(NSCLC)、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癌症免疫疗法的新时代,我们已经看到两类突破性疗法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给黑色素瘤、肺癌等癌症类型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CAR-T疗法则在治疗血液癌症上取得了卓越成效。今日,Ne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该公司的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延长了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膀胱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这一结果,揭示了癌症疫苗这一创新免疫治疗模式的潜力。 弥补检查点抑制剂的缺陷
7月15日,GSK公布了PARPi则乐(zejula,尼拉帕利) 一项重磅3期临床试验PRIMA (NCT02655016)的数据,顶线结果显示:一线铂化疗后,尼拉帕利维持治疗方案能够给卵巢癌患者 (不区分基因分型) 带来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获益。尼拉帕利成为第2款证实能给一线铂化疗后卵巢癌患者带来无进展生存期获益的维持治疗方案!
日前,IDEAYA Biosciences宣布,其在研蛋白激酶C(PKC)小分子抑制剂IDE196,在治疗携带GNAQ或GNA11基因突变,或携带PRKC基因融合的实体瘤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中,完成首例患者给药。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种基因生物标志物驱动的“不限癌种”(tissue-type agonistic)的“篮子”临床试验。IDEAYA是一家专注于治疗癌症的精准医学公司,致力于为生物标志物定义的癌症群体,发现和开发创新靶向和免疫肿瘤学药物。
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I-Mab,以下称“天境生物”)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聚焦于肿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针对CD47靶点的创新全人单克隆抗体TJC4开展新药临床试验(IND),该抗体由天境生物自主研发,临床试验将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患者。2019年6月24日,天境生物已完成TJC4在美国I期临床研究首例患者给药。
肿瘤微环境(TME,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液体、免疫细胞及包裹肿瘤的血管所组成的混合体,肿瘤细胞与TME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决定肿瘤的进展和命运;因此,理解TME的组成和功能对于有效抑制癌症进展至关重要,尽管多种遗传突变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TME对癌症发病的影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报道了抗癌基因RB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大规模高通量基因组学技术的兴起就能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比如从具有相对较低突变负担的儿童肿瘤到存在数万个点突变、缺失、插入或大量突变的先天性转移性癌症,这些研究发现有望帮助研究者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进行有效区分。 深入解读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未来疗法展望
近日,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参与抗白血病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分子过程,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未来有望帮助开发治疗白血病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进行研究,AML是一种成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这类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加拿大每年大约有2000人会被诊断为AML,即使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后,具有特定遗传特质的患者的预期寿命也不足三年。
7.12,阿斯利康官网首曝,PDL1单抗IMFINZI(durvalumab)被美国FDA授予小细胞肺癌孤儿药地位。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患者的15%,但侵袭性极高,5年生存率只有6%。更可惧的是,目前新兴药物的研发及试验也基本处于持续挫败状态,生存改善更是无机可谈。而I药此次基于III期临床研究CASPIAN的成功,为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可以延长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新方案,临床意义令人瞩目!
FLT3又叫CD135,在人体中由FLT3基因编码,在许多造血母细胞的表面表达,FLT3信号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母细胞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FLT3与其配体结合后会发生二聚或者自磷酸化,激活JAK-STAT、PI3K和MAPK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
到底吃啥干啥才得癌,在互联网上似乎一直是各国各路野生养生专家热爱的话题。然而众说纷纭,有没有点可靠的?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是《我不是药神》里的经典台词,也是癌症患者的真实写照,对于一部分肺癌患者来说,昂贵的治疗费用夺去了他们生存的希望。谈到肺癌时,除了疾病的严重性让人不寒而栗,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治疗费用也让人备受困扰。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有望被“4+7”政策打破。在抗癌药中原本价格已经相对亲民的肺癌EGFR一代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自“4+7”政策落地后,降幅高达76%。作为唯一入选的原研肺癌靶向药,这样的降幅前所未有,持续使用吉非替尼1年的花费由原来的3万元降到了只需6564元,再经过医保报销后,每盒的费用低至几十元到二百多元! 北京觅友@老八路就是“4+7”带量采购政策的受益者。4月份政策落地时,她就购买了第一盒价格为547元的吉非替尼,报销后只需自费一百元左右。她不禁感叹到,“政策就是好呀,3月份的时候买吉非替尼一盒还要2000多,一下子就降到这么便宜”。 吉非替尼、培
KuraOncology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学精准药物的开发。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和欧洲专利局(EPO)已授予新型靶向抗癌药tipifarnib新的专利,这是一种强效、选择性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目前处于临床开发,用于多种实体肿瘤和血液学适应症的治疗,包括一项针对HRAS突变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的注册指导临床试验。
TARISBio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变革性疗法治疗致衰性泌尿系统疾病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TAR-200治疗治疗肌肉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的Ib期临床研究(NCT03404791)2个完全患者入组队列(n=20)取得了积极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数据。研究中,在疾病确诊至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期间对患者给予TAR-200治疗。结果表明,在膀胱切除术后的最终组织病理分析中显示出强烈的抗肿瘤反应、耐受性良好、无可检测的全身药物暴露或相关不良事件。
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PD-L1肿瘤免疫疗法Imfinzi(durvalumab)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孤儿药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