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用于检测某些癌症形式的成像技术还可以帮助检测妊娠期先兆子痫,直至其成为危及生命的疾病。
低风险癌症通常侵袭性弱,患者生存希望也比较大。然而,随着癌症筛查的普及,很多癌前病变和低风险癌症患者可能会面临过度诊断和随后频繁检测的负担。
来自威斯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创造出了一种治疗与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的癌症的药物,这种病毒会引起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这项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类Epstein-Barr核抗原1(EBNA1)的EBV蛋白的抑制剂。
2019年3月1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布了由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泛生子)与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合作完成的、基于细胞游离DNA(cfDNA)和蛋白标志物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前瞻性队列中进行肝癌早筛的研究成果。该成果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后,有望应用于肝癌早期筛查。
从中医讲,五脏和五行还有自然界是对应的,所以说,春天养肝应该是最首要的问题,当然还有五色,中医认为青色跟肝是对应的,所以说青色属肝。
2015年6月,美国癌症协会发布了一项令人欣喜的研究结果:大约有10%的癌症患者病症会自然消退,而且极少复发。
春节已过,肝病医院又开始进入了紧张忙碌的状态,而此时也是最忙的时候。这是因为很多患者在过年期间应酬过多,饮酒频繁,吃的过于油腻,导致出现了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部不适等症状,尤其是本来就有肝病的患者,病情加重,疾病复发,让肝脏再次受到伤害。
恶性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营养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防止营养不良及肿瘤恶液质的发生,增强患者的体质、改善生存质量,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肿瘤患者却陷入了以下常见的饮食误区。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优先通过了罗氏旗下GENETECH公司研发的PD-L1单抗药物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D-L1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评审,这也是三阴性乳腺癌首个获批的免疫疗法。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代表农工党中央在大会发言中建议,在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实施中,要将癌症防治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启动国家癌症攻坚行动计划。加快优质高效的抗癌药械的审评审批,推动更多优质抗癌药和乙肝、丙肝、宫颈癌疫苗接种尽快纳入医保。
生物技术巨头艾伯维(AbbVie)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靶向抗癌药Venclexta(venetoclax)突破性药物资格(BTD),联合Gazyva(obinutuzumab)作为一种固定疗程的组合方案,用于未经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BTD也是Venclexta在美国FDA方面获得的第5个BTD。
大多数因乳腺癌而死亡的患者死于癌症转移,即癌细胞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癌细胞改变它们的代谢,从而在其他器官中生长和增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比利时弗兰德斯生物技术研究所-鲁汶大学(VIB-KU Leuven)癌症生物学中心的Sarah-Maria Fendt教授、她的博士生Ilaria Elia及其团队发现乳腺癌细胞需要丙酮酸才能做到这一点。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2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reast cancer cells rely on environmental pyruvate to shape the metastatic niche”。
在癌症高发的今天,大多数人都会有意识地去避开癌症的高危因素,也会有意识地去进行一些“抗癌”行动,而饮食可以说是大家最最最关注的点了。不过,“抗癌饮食”往往指的并不是某几样食物,更多是一种饮食习惯。怎么吃才能更好地“抗癌”呢?
肿瘤主要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我们都知道,良性肿瘤对我们身体一般没有致命影响,只要进行手术切除基本就能恢复健康。但经常吃这些却会把良性肿瘤变成恶性肿瘤。而癌症通常指的是恶性肿瘤。
早期、中期肿瘤患者术前消化系统功能是健全的,在消化吸收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补充各种营养素,如优质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此阶段加强营养补充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防止或延缓恶病质的出现。
如今,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到个体化分子靶向“精准”治疗的时代。靶向治疗通过基因或分子的选择,有针对性地杀死恶性肿瘤细胞,而几乎不影响正常细胞,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对于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无疑成为他们更好的治疗选择。然而,肺癌的靶向治疗又有EGFR第一、二、三代靶向药可供选择,到底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帮助大家整理出各类靶向药的主要特点。今天就先从第二代靶向药——阿法替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