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近日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靶向抗癌药Kadcyla(trastuzumab emtansine)的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sBLA),申请批准Kadcyla用于接受新辅助(术前)治疗后存在残留疾病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eBC)患者的辅助(术后)治疗。之前,FDA已授予Kadcyla用于该适应症的突破性药物资格。
近日,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人类胰腺癌疤痕组织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疤痕组织或有望帮助临床医生预测哪些患者会对特殊疗法的反应最佳,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Pathology上,本文研究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的个体化疗法(包括免疫疗法),通过靶向作用患者机体保护癌症的疤痕组织从而有效治疗癌症。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19年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研讨会(ASCO-GU)将于本月14-1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将在会议上公布药物开发的最新信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一领域有哪些进展。
BMS 2月11日宣布了III期CheckMate -214研究的最新结果。Opdivo (nivolumab) 联合低剂量Yervoy (ipilimumab) 对于未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患者在30个月的中位随访期时相比舒尼替尼治疗组显著改善OS。并且在30个月时,Opdivo联合低剂量Yervoy在中等-高风险人群中的ORR与之前17.5个月时分析相比有所改善。
由于化疗、活动量少、使用吗啡类镇痛药、心理反应等因素,肺癌晚期患者发生顽固性便秘的比例很高。
美国妇女健康倡议(WHI)曾做过一项关于低脂饮食与长生存率的试验,在实验中,48835名绝经后的妇女被随机分配到膳食干预组合常规饮食对照组。
癌痛就是指由癌症为原发病引起的一系列的疼痛,贯穿整个癌症患者的病程甚至是康复过程,癌痛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癌症患者康复期间确实不能太大意,但也不能太过小心,让病人整天活得提心吊胆的,以下四种错误肿瘤病人千万不能犯。
墨尔本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癌药物,这种药物可以让癌细胞永久进入睡眠状态;而不损伤其他正常的细胞。8月初发表在著名杂志《Nature》上面的这篇研究,或许给大家的抗癌又带了新的希望。
2018年6月15日O药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有了正式的中文名:欧狄沃?(Opdivo?),这是最先进入中国的免疫疗法药物。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球第一大癌症,但近年来,免疫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有了诸多进展,已让越来越多晚期肺癌患者受益。
中国人过春节,最讲究的就是吃,亲戚朋友欢聚,大家在饭桌上酒杯交错,有些肿瘤患者面对美味佳肴开始有侥幸心理,认为过年就这么一次,以后再注意就行,结果不仅前面的治疗前功尽弃,而且还影响后续的康复。
近日,全球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了中国癌症人群5年生存率数据,数据发现,我国癌症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在十年内明显提高,从30.9%上升至40.5%。女性甲状腺癌、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更是高达80%以上。
脑转移简直是肺癌患者的噩梦,一旦癌细胞扩散到脑部,会破坏脑组织、引起炎症和肿胀,从而压迫脑组织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更可怕的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脑转移患者在被发现时没有任何症状,发生脑转移后,患者的自然生存时间只有1-3个月。
今日,致力于开发无创癌症早期检测的OncoCyte公司宣布,该公司用于检测肺癌的DetermaVu液体活检测试在关键性研发验证研究中获得积极结果。这一检测在试验中表现出90%的灵敏度和75%的特异性。这一测试有望变革肺癌的早期检测方式。
今日,强生(Johnson&Johnson)旗下的杨森(Janssen)公司宣布,其雄激素受体抑制剂Erleada(apalutamide,阿帕鲁胺)与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构成的组合疗法,在治疗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mCSPC)患者的3期试验TITAN中,达到了两项主要终点: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和总生存期(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