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化学系激素研究所的RobertA.Weinberg博士在2000年在Cell上发表了《Thehallmarksofcancer》一文,详述肿瘤的六大特征。几乎研究、关注肿瘤的每一个人都会认真阅读这篇经典文献。2011年3月4日,原作者又在Cell上继续发表了题为《HallmarksofCancer:TheNextGeneration》的文章,对新世纪以来肿瘤特征的研究又做了一次总结,将肿瘤的特征扩充至十种。堪称是肿瘤研究的经典。
2018年12月19日《Nature》杂志同期发表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结果,来自美国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和德国宾根Immatics生物技术公司的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宣布了“个性化癌症疫苗”在临床治疗上取得的重大突破。
癌症自愈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却千真万确地出现过。
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大家是不是在等一个红帽子白胡子的老人发的圣诞礼物呢?圣诞节,怎么能少了吃呢!今天,互助君就当一回圣诞老人,为大家送上一份“舌尖上的礼物”吧。“肿瘤患者到底能吃不能吃”第十一期,精心准备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种零食,祝大家圣诞快乐,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1、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使得人类死亡的疾病中,最常见的就属癌症了,而肺癌就是众多恶性肿瘤中最容易侵袭人类身体、对人类的生命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肺癌患者,越早发现越容易通过配合治疗来缓解病情,甚至一定概率能治好,那么,对于那些晚期的患者来说,特别是那些老人,又该如何治疗呢?
肿瘤康复期,是指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段治疗后,肿瘤被临床治愈了,患者不再治疗,而是在调养身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不仅要做到身体的康复,还做到心理的康复。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肺癌?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觅健肺癌圈子里,不同的觅友在寻求中医治疗的道路上,有不同的经验。
近来,由于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卵巢癌治疗上的突出表现,针对BRCA1/2突变的PARP抑制剂研发及市场角逐激烈程度迅速攀升,引起了众多药物开发人员的兴趣。当下,有必要对PARP抑制剂迅速变"火"的来龙去脉做一个探讨,在把握市场的时候或许还可给我们一些启发。 安吉丽娜·茱莉与BRCA1/2突变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4以上,并且死亡人数比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的总和还要多。在临床治疗上,化疗仍然是肺癌的关键治疗选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肿瘤会变得对化疗药物具有耐药性。
近日,一项来自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测试了一种新的宫颈癌检测方法,发现该方法能检测出受试者中所有的宫颈癌病例。研结果究发表在著名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由肿瘤特异性的蛋白编码突变产生的新抗原(neoantigen)不会产生中枢耐受性,能够产生强效的免疫反应并且能够作为促进肿瘤排斥的真正抗原发挥作用。
PARP抑制剂治疗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不仅对卵巢癌效果显著,同时也能让其他诸多癌种的患者获益。 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效果明显,广受关注。12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接受《医学界》采访时表示,PARP抑制剂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卵巢癌,也能让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其他癌种的患者获益,而标准化的BRCA检测甚至能让PARP抑制剂的获益突破癌种局限。
脑转移简直是肺癌患者的噩梦,一旦癌细胞扩散到脑部,会破坏脑组织、引起炎症和肿胀,从而压迫脑组织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更可怕的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脑转移患者在被发现时没有任何症状,发生脑转移后,患者的自然生存时间只有1-3个月。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FGFR)可以调节细胞的存活和增殖,介导关键的生理功能。FGFR信号通路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发展、抗癌治疗的耐药产生等有关联,多项研究提出FGFR融合/易位是多种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其中FGFR2常见于胆管癌,FGFR1和FGFR3常见于尿路上皮癌、胰腺癌和乳腺癌。
《血液学与肿瘤学临床进展杂志》请到了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小细胞肺癌权威专家CharlesM.Rudin医生,聊一聊目前小细胞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干货满满,你想了解的小细胞肺癌最新信息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