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又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50%的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70%的晚期癌症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吴一龙团队从21世纪初开始一直是肺癌精准治疗的引领者,随着他们的成果不断在临床应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最初平均9个月生存期,提升至今中位生存期40多个月,越来越多人相信,肺癌真的可能成为“用药控制的慢性病”。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无论PD-L1表达水平如何,无论是鳞癌还是非鳞癌,Opdivo+Yervoy一线治疗都能降低肺癌进展风险。另外,等了30年,小细胞患者也终于迎来春天!
确诊肿瘤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及时就医,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就医经验,如何才能又省钱又省心的找到肿瘤医院的看病门路,这里面有一番大学问。
营养是其他一切治疗的基础,当患者有了足够的营养做支撑,再配合放化疗或手术,可以使患者抵抗肿瘤的能力变得更强大、更坚实。所以患者应该能吃、会吃,保证营养。肿瘤组织比人体更容易抢夺糖分物质作为能量需求;而由肉类、坚果等提供的脂肪更多的是被人体利用了。所以,对于癌症患者的供能,需要将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调低,将脂肪的供给增加,将其提高到占到总能量35%~5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Francis Cric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类用来治疗某些乳腺癌的药物或能帮助有效治疗对靶向性疗法产生耐药性的肺癌;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当名为p110α的蛋白功能被阻断后,基因EGFR突变所诱发的小鼠机体的肿瘤就会发生明显萎缩。
在与肺癌患者及其家属接触过程中,大家常常会提出这么一个重要问题:除了手术、化疗和放疗,如何才能延长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实事证明,一些生活技巧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些技巧都在医疗以外,属于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的范畴。
今天我们迎来2019年的第一天,觅友们元旦快乐呀!新的一年的开端,我们还是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日常饮食“肿瘤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毕竟民以食为天,肿瘤患者也是要靠食物续命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用下面这10个食物,迎接2019年的来到吧。
1、肺癌患者家属该如何帮助疏导患者?患者自己又该如何调整心态?
国内新药研发之前在大家印象中一直都是乏善可陈,而伴随2008经济危机科研人才规模回归浪潮和2015年后一揽子新药鼓励政策的颁布,国内新药研发已经初具成效。时来天地皆同力,近十几年开始陆续涌现一批研发实力强劲的公司:恒瑞、正大天晴、复星、百济神州、贝达、信达、君实……成为了国内研发的中流砥柱。 肿瘤,凭借错综复杂的发病机制,老龄化时代下的高发病率、死亡率,俨然成为了市场研发的焦点,市场的新宠,诞生了伊马替尼、曲妥珠单抗、opdivo、keytruda等超级重磅炸弹。 作为研发的C位领域,国内1类肿瘤新药成果同样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2018年更是上市了四个1类肿瘤新药,为国内新药研发扬眉吐气了一把!借此良机,本文也盘点一下在此阶段在本土上市的1类肿瘤新药(再鼎医药在香港上市的尼拉帕利未加入进去)。
直肠癌如今已经是一种认知度比较高的疾病,虽然现在还没弄清楚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但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今天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人群容易被直肠癌给盯上?
癌症是当今死亡率最高的病,国际医学早在60多年前就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如今依然是“失败收场”,仿佛谁都不是癌症的对手。为什么癌症如此难以攻破,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几点原因。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石汉平教授指出:体力活动是防治肿瘤的最佳措施之一。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癌症患者,都深知运动对于人体的好处。运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睡眠、增强体质、改善人的情绪,更是最好的镇静剂和安慰剂。
相信说到令人“闻之色变”的艾滋病,您可能知道它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并使人丧失免疫功能,那您知道它更可能并发各种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鹅毛大雪再加霜啊!
2018年12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信达生物和礼来制药联手开发的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达伯舒?)上市,针对的适应症是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